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03 18:00浏览:
次
胫前肌腱转移术
![]() |
⑴切口 |
![]() |
⑵分离胫前肌腱 |
![]() |
⑶从切口3中拉出胫前肌腱 |
![]() |
⑷把胫前肌腱转移至第3楔骨 |
图1 左侧胫前肌腱转移术 【麻醉】 【手术步骤】 切口1 在第1楔骨和第1跖骨基底部的内侧纵行切开,长约2cm; 切口2 在内踝上4~5cm,胫骨内侧缘作纵行切口,长约3cm; 切口3 在第3楔骨的背面作纵行切口,长约3cm。 3.分离胫前肌腱 从切口1处显露胫前肌在第1跖骨基底部和第1楔骨的附着点:用尖刀将其切断。 4.转移肌腱 在切口2处切开胫前肌腱鞘,分离胫前肌腱。为易于识别,可以将其末端来回拉紧放松验证。分离后,将腱从切口2中抽出[图1 ⑵]。向近端分离部分肌腹后,用长弯止血钳从切口3到切口2作皮下隧道,并将胫前肌腱从切口3中抽出[图1 ⑶]。 5.固定肌腱 显露第3楔骨,在其背面作一短小的骨内隧道,将胫前肌腱穿过隧道制成腱袢,在踝中立位并略向外翻的位置上,慢慢拉紧肌腱至有一定张力时缝合固定,然后缝合各切口[图1 ⑷]。 【术中注意事项】 2.胫前肌腱转移术中向上分离肌腹时,要注意不宜分离过高,以免损伤供应该肌的血管和神经而影响其功能。 3.如果转移以后的胫前肌腱不够长,可采用不锈钢丝抽出缝合法代替肌腱袢缝合法。 【术后处理】 |
各种原因引起腓骨肌瘫痪所致的内翻足,影响病足功能。而胫前肌功能良好者,可采用胫前肌腱转移术,以减弱足内翻的肌力,从而矫正足内翻畸形。
一组或一个肌肉瘫痪后,肌力平衡失调,日久必然引起畸形,以及畸形后一系列功能性和结构性变化。因此在术前需详细检查,仔细分析,进行下列必要的准备:
1.肌肉瘫痪的数量和程度各不相同,由于瘫痪日期的长短,重力的影响,使用的多少以及畸形足的负重,可造成各不相同的畸形。几乎每一个病人的畸形都有其特殊性,甚至同一个肌肉的瘫痪往往可以引起不尽相同的畸形。因此,必须在术前对畸形、肌肉的瘫痪情况、未瘫肌的肌力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透彻的了解,并充分估计转移后会不会发生新的不平衡,和发生新的畸形。这样才能使手术设计符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很有可能使原来的畸形没有得到矫正,反而又引起另一种畸形。
2.所有软组织挛缩性畸形以及骨结构的畸形,必须在腱转移前先予矫正,或在术前先予矫正。想依赖肌腱转移后的肌力来矫正这些畸形是不符合原则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畸形被矫正后,转移的肌肉才能保持矫正后的状况和预防畸形的复发。
3.肌肉瘫痪后,肌力平衡失调,肢体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以致未瘫痪的肌肉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肌力也相应减弱,关节活动也有所受限。所以,在术前应加强锻炼,辅以理疗等,使功能尽可能恢复,肌力达到4~5级,以保证手术的效果。
4.术前2日按常规准备足够范围的皮肤。足部畸形后常在负重部位发生胼胝,术前需用温水泡脚,使皮肤变软、清洁,以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