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眼部肿瘤能治好吗?眼部肿瘤的几种分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8-15 11:00浏览:

眼部肿瘤,是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分内眼肿瘤和外眼肿瘤。内眼肿瘤表现为瞳孔内有黄色白色反光(欲称猫眼),视力消失,眼压升高,前房出血等。外眼肿瘤,早期表现为局都硬结,晚期可侵犯全部眼睑,眼眶及副鼻窦,形成严重局部组织缺损。本病属于中医学“眼胞菌毒”等范畴,多由外感风热邪毒,内为肝胆郁热,热毒阻滞眼部,日久变生本病。其症状体征为眼球突出、眼睑和眼眶附近听诊杂音等。

  以下介绍一些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术,眼球摘除术,眶内容剜出术。标本送病理检查。

  2.放射治疗邀请放射科会诊,用深部X线、60Co等深部照射,或32P、90Sr等浅层照射,按放射治疗常规处理。

  3.综合疗法综合应用中药、西药、放疗及手术等疗法。

  4.对肿瘤摘除术后眼部组织缺损及畸形,可在同时或以后进行整形手术。

  眼部肿瘤的中药治疗

  许多中药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可单用于治疗各期肿瘤,亦用于手术前控制肿瘤生长,或手术后防止肿瘤复发。亦可于放、化疗中用于纠正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等。

  内服煎剂:夏枯草龙胆草神曲山豆根山慈菇山茱萸栝楼玄参丹参桃仁薏苡仁紫草山甲珠鹿角霜甘草。局部疼痛加元胡郁金乳香没药九香虫;或元胡川楝子木香;或元胡白芍香附;或金银花白芷;或川乌草乌;或三棱莪术;或丹皮丹参;或加重细辛;或全蝎蜈蚣;头痛加羌活白芷川芎;或白芷菊花薄荷;或元胡蔓荆子川芎;头痛久剧加全蝎水蛭蜈蚣;头痛头晕加夏枯草石决明槐花菊花钩藤;或川芎菊花石菖蒲;或菊花夏枯草代赭石;头痛有热加芦根白茅根石膏犀角;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九节菖蒲芦荟西洋参珍珠海马蜈蚣冬虫夏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外用敷剂:生地黄蓬莪术天葵子当归川芎赤芍山慈菇山萸肉栝楼丹参薏苡仁半夏南星天麻白芷紫草桃仁红花。水煎,局部湿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1至3次。

  眼部肿瘤的几种分类

  1、眼内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多在5岁左右发病,是一种视网膜组织的恶性眼内肿瘤,单眼较多。一般将肿瘤发展分为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和转移期四个阶段。

  本病早期有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但患儿不会诉说,直到瞳孔散大,眼内呈黄色反光,犹如猫眼,始为家长发现。肿瘤增大后有眼压升高,眼球膨胀充血,眼球呈烂肉状团块高度突出,表面易出血,经淋巴转移到颅内、肝、肺等,危及生命。一经确诊应尽快行眼球摘除术,术后放疗或化疗,以防复发。

  (2)脉络膜黑色素瘤:本病为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年以上,85%左右发生于脉络膜,其次为睫状体及虹膜。大多位于眼球后极部或颞侧,早期无自觉症状,若影响黄斑部可出现视力减退,后期有眼压升高、眼痛、头痛、视力严重减退。

  眼底检查早期局限性青灰色扁平或半球形隆起,境界较清,有时可见瘤组织内有血管和色素。常用手术摘除眼球,术后再行眼眶放射治疗。

  2、眼睑肿瘤

  眼睑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

  (1)良性肿瘤:包括黑痣、血管瘤、皮样囊肿。

  ①黑痣。为先天性。外眦部睑缘多见,呈浅褐或黑褐色扁平隆起,界限较清,可有黑毛。一般无需治疗,如影响视力或有恶变现象时应于手术切除。

  ②血管瘤。属先天性血管组织发育异常。可分为毛细血管型或海棉状血管型。

  A.毛细血管型位置较浅,皮肤呈鲜红或暗红色斑块。

  B.海绵状型。位置较深,呈蓝紫色,有时可深入眶内。

  血管瘤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术切除、放射、冷冻、电透热或局部注射硬化剂。

  ③皮样囊肿。属于先天性,囊腔为单房或多房性,内有皮脂腺分泌物和角化物,还可能有毛发或牙齿。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好发于上睑内外侧。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

  (2)恶性肿瘤:

  ①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常发生于下睑内眦部,初为小丘疹,无症状,以后中心部溃疡,形成典型的硬底卷边,粗糙不平。一般手术治疗。

  ②鳞状上皮癌。老年男性多见,恶性程度较高,溃疡深浅不一,基底坚硬,界限明显,并有潜掘性边缘,饱满呈菜花样,宜手术治疗。

  ③睑板腺癌。本病原发于睑板腺恶性肿块,多见于老年女性,早期癌界限清楚、坚硬,与皮肤不粘连,睑结膜黄白色隆起,癌组织可穿破皮肤,呈菜花状。本病宜尽早广泛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