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0-05-06 07:23浏览:
次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也呈递增趋势。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众所周知,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关系密切。血糖水平越高,脑卒中再次发生的危险性越大。糖尿病可使脑卒中的发生危险增加2.6倍,其中缺血性卒中增加3.6倍,因此,对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居家做好血糖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提到糖尿病我们就想到了“五架马车”理论,即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监测是保障,药物是武器,教育是核心。
下面我们进行逐一了解。
饮食疗法
1.糖尿病日常饮食自我管理原则:
①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
②平衡饮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③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④少量多餐,每日3-6餐。
2.食物的选择
①我们将食物分成四大类(八小类),每份食物的热量为90千卡,同类食物之间可选择互换,非同类食物之不得互换。
②等值谷薯类交换表:包括谷类、薯类和杂豆,是日常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天应该吃250-400g选择多样化,粗细搭配,适量选择全谷类制品。
③保证蔬菜的摄入:餐餐有蔬菜,
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
④等值肉蛋类食品交换表
⑤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油脂类摄入量应不超过25-30g,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建议食用植物油。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g。
⑥水果摄入:每日200g新鲜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时机:
血糖控制较理想,病情稳定。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时间:两次正餐之间(如上午10点,下午3点),作为加餐使用
⑦科学烹饪:建议蒸、煮、炖、氽、拌,少用炸、煎、红烧。
⑧标准餐具:
⑨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餐盘
运动疗法
(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1.运动方式:宜选择慢用力的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
2.运动频率和时间:每周运动3-5次,累计150分钟,每次持续30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170-年龄。
4.运动时机:从吃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小时。
5.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选择合适的鞋和袜,注意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最好结伴而行,热身运动不要忘。
②运动中注意衣服的增减,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及时停止运动。
③运动后注意运动后的检查,回家后注意检查双脚有无血泡或磨破。
④不要空腹锻炼,一般以餐后1小时为宜。
⑤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
注意:对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比较困难,脑卒中患者大部分都伴有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对于软瘫期无坐位平衡的患者可以进行被动活动训练,对于有坐位平衡的患者可以进行坐位的主动运动。
(1)被动活动训练:(肩、肘、腕、髋、膝、踝)操作时由远端到近端逐个关节进行活动,操作者动作轻柔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原则。
上肢动作(肩、肘、腕)
下肢动作(髋、膝、踝)
(2)坐位的主动运动(患者有坐位平衡)
上肢动作:1.举起放下2.向左右摆动
3.屈曲伸直4.举起打圈
下肢动作:1.单膝抬高放下2.伸直单膝放下3.双膝伸直放下4.双膝向内合分开
自我监测
①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每天监测4-7次,已达到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患者在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4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
②糖化血红蛋白
药物疗法
如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控制好血糖,需咨询医生选择适合的药物,包括起始胰岛素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需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健康教育是核心,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获取正确的糖尿病知识,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科学防治,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标:
近期目标:全面降糖,防止急性脑卒中的发生或加重。
远期目标: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脑卒中疾病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血糖是个独立危险因素,在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大家要安心在家全面管理好自己的血糖,“管住嘴,迈开腿”,坚持在家锻炼,播撒健康的种子。让我们同心协力,战胜病毒,期待春暖花开的美好明天,加油!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