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鸡胸为什么可以合并漏斗胸 漏斗胸或缩短患者寿命 专家:6岁后应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31 07:58浏览:

鸡胸为什么可以合并漏斗胸

  年前一个病人曾经向我咨询,他的畸形复杂,问我是怎样的诊断。我告诉他说,他的畸形并不单一,是一种复合型的畸形。其左侧胸壁凸起明显,是鸡胸的表现;但右下胸壁明显凹陷,又有漏斗胸的征象,所以准确的诊断应该是鸡胸合并漏斗胸。

  几天前该患者又与我联系,他告诉我说:“王主任啊,关于我的诊断我一直有些疑惑。据我所知,鸡胸是前突的畸形,而漏斗胸是凹陷的畸形,这一突一凹本来是完全相反的方向,怎么会同时出现在我的胸前呢?这从道理上很不容易理解。怎么会形成这样的畸形啊?”

  这朋友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之前也有朋友问过类似的问题。在大家的心目中,鸡胸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漏斗胸同时出现在患者胸前的。的确,如果从单纯的鸡胸和漏斗胸发病的机理来看的话,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为什么会在临床中真实存在呢?这与如下的几个因素有关:

  其一,关于诊断本身的误读。疾病的诊断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在很多时候只是让医生了解疾病的特点罢了,这种名称并不会影响治疗,因此不能过分解读。比如“漏斗胸”这个名称本身就不一定是简单的“漏斗”,在临床中被冠以“漏斗胸”的患者,其病理特点往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坑。该患者的畸形之所以说成是漏斗胸合并鸡胸,只是希望更加形象地描述畸形特点而已,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因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果希望避免如上的误读,可以干脆使用“复杂胸廓畸形”这个诊断,但显然没有办法更清晰地描绘出畸形的特点。

  其二,诊断名称的主观性。疾病诊断名称本身受很多主观因素影响,往往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或者尺度,因此不可能完全符合科学的道理。在临床上,许多疾病的诊断受历史的影响而延续至今,其命名未免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诊断本身就值得争议。比如鸡胸这个概念,临床上包括了一大批前突的畸形。但这些畸形真正如鸡的胸部的情况并不多见,最多见的倒是其他特殊的类型。比如所谓的“鸽子胸”,就与鸡的胸部相差甚远,但临床的诊断依然是鸡胸。所以诊断本身传递的信息是“飘忽不定”的,要准确把握疾病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获取更多的疾病信息而不是仅仅看诊断名称。

  其三,畸形的复杂性。胸廓畸形虽然被分为漏斗胸、鸡胸、扁平胸、桶状胸等类型,但临床中真正单一的畸形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都不典型。那么,既然不典型,是不是说明尚合并了其他类型的畸形呢?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当胸壁的一部分前突的时候,在其附近出现相反方向的运动并不是不符合运动的规律,因此是完全可能的。

  胸廓畸形形态复杂,精确地命名并不容易。但这命名并不重要,因为手术方式的最终选择往往并不是靠诊断名称而要看病变的具体特点。患者就诊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如果诊断并没有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的话,是没有必要过于纠结的。

  漏斗胸或缩短患者寿命专家:6岁后应及时手术矫正

  14岁的男孩小杰,今年初二,学习成绩良好,可从小就有的漏斗胸,让他总是驼着背,直不起腰来,一挺胸抬头就觉胸闷,跑步也跑不快,这让他和家长都十分苦恼。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像小杰这样情况的孩子并不少见。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教授介绍,漏斗胸是先天性,家族性,伴性显性遗传的疾病,会压迫患者心肺,使得患者常常心慌、心跳、气促,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可能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因而王主任建议,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胸部下陷时应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检查诊断。如果是真性漏斗胸,应该在6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漏斗胸或缩短患者存活时间

  什么是漏斗胸?顾名思义,即胸骨下陷如漏斗。王继勇教授介绍说,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下沿凹陷,像一个漏斗一般,发病率为0.1%-0.3%,男女比4:1,2~6岁高发。漏斗胸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45%的漏斗胸患儿有家族史。

  轻微的漏斗胸可以没有症状,畸形较重的压迫心脏和肺,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肺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多,活动耐量降低。所以漏斗胸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慌、心跳、气促等症状,一跑步便会气喘吁吁。

  “漏斗胸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见到40岁以上的严重漏斗胸患者,这可能是因为漏斗胸及脊柱侧弯压迫心肺,损害呼吸和循环功能,致使患者存活时间缩短,40岁以前就已去世。”王继勇主任说。

  另外,由于胸部畸形,患者胸口有一个深深凹陷的“窝”,这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导致自卑自闭,不能抬头挺胸。炎热的夏天男孩不敢脱下上衣玩耍,女孩也不敢穿漂亮的泳衣游泳。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厌世心理。

  6岁以后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正

  由于漏斗胸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王继勇主任建议在6岁后应该进行手术矫正,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存活时间。

  目前医学上治疗漏斗胸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型,而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持久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漏斗胸开放手术需将胸骨及大多数肋骨横断,伤口长达20-30厘米,手术时间需4-5小时,而且术后半年容易复发,这样的手术使大多数病人望而生畏。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过往开放式的手术方法已逐渐被舍弃,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是Nuss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据介绍,Nuss手术的原理是在电子胸腔镜的引导下,置入一块钢板,将孩子凹陷的胸骨支撑起来。2-3年以后,等到畸形的胸骨被彻底矫正,再将钢板取出。Nuss手术只需要开两个2厘米切口,手术时间30分钟,基本不出血就可以完成。

  “事实上,在孩子2岁时便可以进行手术,但是考虑到孩子会生长发育,而置入的钢板不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一般建议孩子超过六岁再进行手术。”王继勇主任提醒道。

  漏斗胸可以通过锻炼来矫正?

  漏斗胸作为一种先天性畸形,很多时候都是在儿童时期被发现的。主任介绍说,由于许多家长们缺乏相关知识,在发现孩子患上漏斗胸时存在过于紧张,或大意疏忽等诸多认识误区。

  1、锻炼可矫正漏斗胸

  许多家人认为锻炼可以纠正漏斗胸。事实上,轻微的漏斗胸患者可以练练胸肌,进而掩盖漏斗胸畸形,提高自信。但是锻炼身体主要是改变肌肉的形态和体积,而难以改变骨骼的形态,因此,漏斗胸是不可能通过锻炼来恢复正常的。

  2、轻度的漏斗胸不予理会

  有的家长认为,胸骨只是轻微的下陷,并不十分的明显,只要孩子没有不舒服就可以不理会。王主任介绍说,这种漠视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凡是漏斗胸患者,只要存在胸廓凹陷,无论程度轻重都会对心肺造成压迫。

  3、惧怕手术

  许多患者或家属认为,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觉得上手术台是很可怕的,更何况要在体内置放一块钢板。极度惧怕手术的心理导致漏斗胸迟迟得不到治疗。王主任介绍,医生在手术前必定会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况且如今的漏斗胸手术已是微创手术,只需要开两个2厘米切口便能完成手术。

  4、过早或过迟进行手术

  一般2岁以后的漏斗胸就可以手术治疗,但考虑到孩子会长大,因而建议等到6岁再做手术。过早手术钢板会压迫孩子部分胸廓的发育,过迟手术,畸形越来越严重,对心肺造成的压迫越来越强烈。

  5、手术后便“高枕无忧”

  手术后,家属还要提醒患者每天都要靠墙站,检视一下双肩是否等高,因为患者手术后,可能两边的疼痛感不一样,病人可能右边痛就老是向右边倾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脊柱侧弯。如果侧弯超过三个月,则有可能要进行更为复杂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