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10-18 17:13浏览:
次
漏斗胸七大常见误区
在我国,每1000人里,至少有1人存在着以前胸壁凹陷为特征的胸廓畸形,医学上称之为“漏斗胸”,据统计,该病发病率高达0.1%~0.8%。
然而,绝大多数患者会用衣服掩盖这种身材畸形,甚至很多医生都不太了解“漏斗胸”,向患者解释说“缺钙是漏斗胸的发生原因”。王强博士通过总结临床案例,综合患者、家属对漏斗胸的各种错误认识,归纳“漏斗胸”认知误区,供读者甄别、勘误。
漏斗胸是由缺钙引起
缺钙与佝偻病的联系早被人们证实,但佝偻病指的是全身骨骼发育的异常,这种异常如果出现在胸廓的话,多表现为鸡胸或复杂的畸形,很少表现为漏斗胸,所以漏斗胸的发生与缺钙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时至今日,在很多医院的儿科甚至胸外科病房里,医生依然向患者解释缺钙是漏斗胸产生的原因,使漏斗胸患儿没完没了地补钙。这不仅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还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
漏斗胸是一定会遗传的
关于漏斗胸的发病机理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三种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第一是来自胎儿时期肢体对胸廓的压迫;第二是胸廓各部位不协调的发育;第三是遗传的因素。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似乎都可以解释一部分漏斗胸患者发病的机理。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用一种假说解释,也就是说至少有些患者不是由于遗传致病的。
在临床中发现,确实有父子、兄弟甚至几代亲属都存在漏斗胸的情况,但更多的患者没有任何家族遗传的迹象,所以漏斗胸是遗传病的说法,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轻度的漏斗胸不会压迫心脏
对于一些轻型的漏斗胸患者,由于没有表现出压迫心脏的症状,当医生告知可能压迫心脏时,患者常常会误解医生的意图,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对于健康人来说,人的胸骨与心脏是紧挨在一起的。正常人的胸骨对心脏就有一定的挤压作用,当胸骨存在凹陷时,这种压迫就难以避免了。凡是漏斗胸患者,只要存在胸骨的凹陷,不管程度轻重都必然压迫心脏,所不同的只是压迫的程度以及有没有产生症状罢了。
漏斗胸患者是不可能长胖的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很多漏斗胸患者的体形都比较瘦弱,很多人认为漏斗胸患者是不可能长胖的。其实漏斗胸是可以有各种体形的,年龄较大的漏斗胸患者中真正的胖子并不少,但有不少瘦弱的漏斗胸患者为了改善胸廓畸形甚至主动把自己吃成胖子,这就不对了,漏斗胸患者应该去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没症状的漏斗胸都不需手术
漏斗胸是不是要手术,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是有没有严重的症状,第二是有没有非常难看。前者主要是靠医生来判断,而后者则主要由患者决定。
对于畸形严重的漏斗胸患者来说,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患者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患者常常会主动要求手术。但对于比较轻型的畸形,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的话,即病变非常轻,医生不主张手术,这符合一般治病的常理。
漏斗胸手术越早做越好
多数漏斗胸患儿是在很小的时候被发现的。父母一旦发现了这样的毛病,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医生,并且希望尽早给孩子治疗。
但是,由于幼儿胸廓结构非常特殊,使得手术并不能在很早的年龄阶段完成。如果钢板置入过早的话,会限制钢板压迫部分胸廓的发育。年龄小于2岁的孩子如果病情不是过于严重的话,哪种手术方法都不太合适,因此较好不考虑手术。
漏斗胸手术这样做,避免术后复发!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病变,婴幼儿时期即可出现,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胸廓凹陷可越来越明显。轻度漏斗胸对于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不大,严重漏斗胸可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受损,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漏斗胸患者需要接受手术矫正,那么,漏斗胸患者矫正后会复发吗?
会!但是漏斗胸术后复发率多数情况下是不高的,患者应到权威医院就诊。单孔漏斗胸矫形术是治疗漏斗胸的比较理想的选择,创伤小,矫形效果好,不影响美观,儿童及早手术不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漏斗胸患者术后还需注意日常保养,定期复查,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
不少漏斗胸患者在治疗后就常常经历再次复发的状态,让他们苦不堪言。漏斗胸术后复发率与多种因素有关,采用单孔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可以极大程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什么是单孔漏斗胸矫形术?
传统的漏斗胸手术,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创伤,术后恢复较慢,复发率较高,往往需要再次手术。
目前为止,手术矫形是治疗漏斗胸的一个方法,胸腔镜技术的出现,为漏斗胸患儿提供了一项微创治疗的选择(即单孔微创胸腔镜下矫形术)。在胸腔镜指引下,只需在腋下隐蔽位置开一个小孔,就可一次穿通矫形器,重塑胸廓外观,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不会留下显眼的疤痕。及时手术治疗后,漏斗胸患者的心肺功能可以逐渐好转,不影响胸骨的正常发育,对于改善心理状态,恢复自信心也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