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10-18 17:00浏览:
次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救治中的护理策略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是临床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患者大咯血时肺内支气管出血不但会阻塞呼吸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死亡情况。有关报告得出,支气管扩大咯血病死为50%~10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总结内、外科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不具备手术指征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满足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诊断标准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符合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诊断标准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患者的年龄在65~82岁,平均年龄为(70.26±8.06)岁。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患者的咯血量大于600mL/d,所有患者年龄偏大,心肺功能较差患者咯血的原因如下:疲劳过度导致咯血10例,情绪激动引起咯血11例,合并感染引发咯血的患者3例。
2.方法
(1)观察病情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全身发麻、心慌等症状,医护人员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咯血宣召,及时让主治医生给予合理的治疗。因支气管扩张咯血发生的概率比较频繁,—天内均有可能发生,特别在深夜或凌晨,发生率更高。所以应该每隔1~2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变化,详细记录患者每次咯血量和1d的发生率。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时,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加快、血压降低、心率加快、体温下降等症状,此时患者可能是休克,必须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给予科学的治疗和抢救。
(2)心理护理
在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治疗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应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缓解患者的紧张、急躁、焦虑的情绪。
(3)抢救护理
多数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会在先兆症状出现30~60min后出现咯血,所以护理人员观察到患者出现咯血先兆症状时,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同时准备好相对应的抢救设备,包括输液输血、血性等相应的准备,并备好吸引器、吸痰等辅助设备。
(4)体位护理
支气管扩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急性阻塞。发病时患者的鼻腔、口腔会含有从气管排出的血块或血性分泌物,患者的仰卧位置也是引发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在展开急救时,要对患者采取低足高位,头部偏离一侧,防止血性分泌物阻塞支气管远端,便于分泌物的有效排出。为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给予患者进行吸氧,改善其出现缺氧状况。
对那些痰液较多的患者,可以设置相应的体位引流;如果患者出现大量脓痰,导致引流不通畅,可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是否出现支气管阻塞的情况;如果患者病情过于严重,可以给予吸痰处理,避免患者出现窒息。此时设置专人守护患者,准备好吸引器、吸痰等辅助设备,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静脉注射、吸痰、传递药物等操作。患者结束大咯血后,应选取侧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其健侧肺,叮嘱患者注意休息。
(5)并发症护理
临床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者颈部及前胸部位出现的皮下肿情况,这是患者肺部或器官损伤的前期征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为患者进行x线检查或胸膜腔穿剌手术,方便对张力气胸进行诊断。
(6)饮食护理
如果患者出现咯血,必须禁止使用任何食物;当患者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后,可以给予适量的半流质饮食。患者咯血停止后,可以给予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汤、鸡汤等,同时适当使用一些纤维素食物。医护人员应该叮瞩患者少食多餐,多喝白开水,尽量不食用或少食用辛辣、剌激性强的食品,强化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
结果
经过护理,24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中,对护理效果满意的患者20例,基本满意的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8.62%。
讨论
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质量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的质量,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实际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展开整体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可以及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从而给予相对应的治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如果患者因缺氧,出现烦躁、焦虑等不安情绪,这会给下一步的治疗带来麻烦,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要积极热情的与其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必要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患者的营养均衡,提升自身的抵抗力。本次研究中,通过整体的护理,患者整体的满意率达到98.62%。由此可知,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支气管扩张诊断症状依据有哪些?
一.症状
支气管扩张病程多呈慢性经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起病往往可追溯到幼年患有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有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纤维化等病史。症状可能在若干年后才出现。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咳痰在晨起、傍晚和就寝时最多,每天可达100~400ml,许多病人在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咳嗽。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痰液引流不畅,则感胸闷、全身症状亦明显加重。
痰液多呈黄绿色脓样,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可臭味,收集全日痰静置于玻璃瓶中,数小时后可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黄绿色混浊脓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90%患者常有咯血,程度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平行。
有些病人,咯血可能是其首发和惟一的主诉,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若反复继发感染,可出现全身毒血症状,病人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当支气管扩张并发代偿性或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气急或发绀,晚期可出现肺心病及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
支气管扩张体征无特征性,但肺部任何部位的持续性固定湿啰音可能提示支气管扩张,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可有相应的体征。部分病人(1/3)可有杵状指(趾),全身营养不良。
诊断依据
1.幼年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史,如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肺结核病史等。
2.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脓痰或反复咯血症状。
3.体检肺部听诊有固定性、持久不变的湿啰音,杵状指(趾)。
4.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其中可见到卷发状阴影,并发感染出现小液平,CT典型表现为“轨道征”或“戒指征”或“葡萄征”。确诊有赖于支气管碘油造影或HRCT。怀疑先天因素应作相关检查,如血清Ig浓度测定、血清γ-球蛋白测定、胰腺功能检查、鼻或支气管黏膜活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