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NUSS手术——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治疗 小儿“鸡胸”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17 08:08浏览:

 NUSS手术——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治疗

  患者今年15岁,几年前父母就发现他胸部稍有下陷,与其他小孩长得不一样,认为可能随小孩身体发育后会好转。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胸骨下陷逐渐加深,呈漏斗状变化,因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一直未进行治疗,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胸部的凹陷愈加明显,就算是炎热的夏季,患者也穿着厚厚的衣服。

  近日,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医院胸外科就诊,希望通过手术矫正患者的胸部畸形。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成功为患者实施微创漏斗胸矫形(NUSS)手术。术后患者胸廓与正常人一样,手术效果令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术后一日患者便可下床走动,一周后康复出院。

  什么是漏斗胸?

  漏斗胸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胸壁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国外报导在1-3‰之间,男孩约为女孩的5倍,国内尚无确切统计。表现为部分胸骨、肋软骨及肋骨向脊柱呈漏斗状凹陷的一种畸形,多自第3肋软骨开始到第7肋软骨,向内凹陷变形,一般在剑突的上方凹陷最深,有时胸骨偏向一侧。

  漏斗胸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肋软骨区域不均衡生长所导致,肋软骨发育过快,胸骨慢而被向下挤压形成漏斗,如向上挤压则成鸡胸。亦有学者认为是因膈肌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膈中心腱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畸形有家族性倾向,国外报道约15-40%漏斗胸病人的家庭成员中的一个或更多的人患有胸壁畸形,如兄弟、姐妹、父亲、母亲等。

  漏斗胸的危害:

  多数漏斗胸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加重,表现为胸前正中、胸骨下方向里凹陷,吸气时更为明显。凹陷的胸骨压迫心脏,影响心脏功能,造成心脏输出的血流量降低、运动能力不足。呼吸时会限制胸部扩张,使肺功能降低,可导致孩子容易患呼吸道感染,不能做剧烈运动;随着年龄增长还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漏斗胸所特有的胸廓畸形还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从而不愿在公共场所洗澡和游泳,出现性格内向、自卑、迟疑、畏缩等负面的人格特性,甚至心理障碍。

  漏斗胸的治疗:

  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有近一百年的历史,经历了骨切除、胸肋截骨、截骨加外固定、截骨加内固定、翻转法及不截骨的外固定等等。在过去用的最多的是Ravitch手术及各种改良技术,基本原则是切除畸形的肋软骨,楔形切胸骨并用各种方法重新固定。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Children’sHospitalofKing’sDaughters的Dr.DonaldNuss研发的微创手术,其方法简单,术后效果显著,不仅有饱满的胸廓,而且前胸壁没有切口,迅速被世界各国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经过十年的不断改进,现已经成为漏斗胸治疗的标准术式。此微创手术是在胸腔镜导引下手术植入已塑形的支撑架,矫正胸骨及肋骨凹陷,支撑架需留置体内2至5年后移除,无需肋骨切除及胸大肌切开。除了可改善心肺功能外,也可矫正胸骨及肋骨位置。

  微创手术即NUSS手术较传统手术所具有的优势:

  传统手术主要包括胸骨翻转术和胸骨抬举术,或者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形成。传统手术需要在患者的前胸做一个纵形或横行的切口(10厘米左右),完全暴露开两侧的胸肌,再分别切断两侧的肋软骨及胸骨的上段。下一步胸骨抬举术需要钢针从胸骨后面插过去作支撑;而胸骨翻转术则是将切断的胸骨和肋软骨做180度翻转,使原来凹进胸腔的畸形改为凸向外面。具有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需卧床1~2周);术中易损伤胸膜、肺及心包术后护理复杂、复发率较高并且在胸前留一长达10多公分的永久性疤痕,影响美观等缺点。

  微创手术即NUSS手术,1998年美国医生Nuss首先发明了胸腔镜监视下的一种微创手术,手术仅需要在两侧-侧胸壁切2个2cm的切口,放入矫形钢板即可。

  Nuss手术的的优点:(1)胸前壁无手术疤痕,具有美观优势;(2)不需游离皮肌瓣,出血少;(3)手术创伤小,无需切除肋软骨;(4)胸廓完整性存在,术后不需要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5)手术时间短平均30分钟;(6)术后住院时问明显缩短。

  Nuss手术由于其创伤小、矫正效果令人满意的特点而迅速被世界各国引用,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漏斗胸矫治术"。

  小儿“鸡胸”

  小儿鸡胸多为小儿佝偻病所致,即身体内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出现骨软化症,胸部肋骨与胸骨相连处内陷,使胸骨前凸,形成鸡胸。这种畸形往往在1岁左右形成。

  造成小儿鸡胸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

  2、出生后婴幼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患有某些营养不良性疾病,例如小儿佝偻病,久之可影响胸骨等的发育,以致胸廓畸形。

  3、继发于胸腔内的疾病。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扩大的心脏压迫胸壁,形成鸡胸畸形。

  鸡胸畸形一般认为与漏斗胸畸形一样与遗传有关,多数人认为是肋骨和肋软骨过度生长造成的,胸骨的畸形是继发于肋骨畸形的。

  一部分人认为与膈肌附着部发育异常有关,膈肌的前部发育不全,不是附着在剑突及肋弓上,而是附着在腹直肌鞘的后而深呼气肋弓上,而是附着在腹直肌鞘的后面,深吸气时,腹直肌上部向内牵拉,过度生长的膈肌外侧部的肌肉收缩,使郝氏沟加深,而胸骨下部因无膈肌支持而前移,致形成鸡胸畸形。

  另一部分人认为鸡胸畸形与反复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关,长期慢性呼吸道感染使肺组织顺应性减低,呼吸功能减弱,为满足呼吸需要,膈肌运动加强,牵拉郝氏沟内陷,逐渐形成鸡胸畸形。

  小儿鸡胸的症状

  小儿鸡胸是指胸骨向前明显突出,而两侧肋骨向下向内倾斜下陷,致使胸部变成象鸡,鸽,鸟类胸骨一样的形态。临床上根据胸骨不同的形态,可将小儿鸡胸分为三种类型:

  1、船形胸

  主要为胸骨伸长、向前凸起、双侧下份肋软骨下陷,状若船的龙骨,严重者使胸腔容量减小。侧位X线片上见肋骨与胸骨分离,胸骨后间隙延长。

  2、球形鸽胸

  球形鸽胸的特征为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与相邻肋软骨的隆起,若有胸骨角的减小,则会造成胸骨体下陷,使第2至第5肋软骨在胸骨旁隆起。球形鸽胸常伴有胸骨骨化线,特别是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的早期骨化,在患儿3岁、甚至3岁以前即可看到。而在一般情况下,99%的患儿不管年龄如何,其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是开放的。胸骨柄与体连接处的骨化和胸骨角的隆起,称为胸骨成角性骨连接”。

  3、单侧鸡胸

  单侧鸡胸也称非对称性鸡胸,以胸壁的一侧突出为特点,有时可伴有对侧的下陷。肋软骨畸形在此型中起重要作用,胸骨位置异常不明显。

  小儿鸡胸的检查

  小儿鸡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检查,小儿鸡胸的检查可以通过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

  胸围、吸气胸围是指人体胸部外圈的周长和人体深吸气胸部外圈的周长。对于女性来说,以BP点(即乳点bust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女性的胸围尺寸,也称上胸围;下胸围是指乳房基底处的胸围。吸气和呼气时的胸围差可以作为衡量肺活量大小的指标。

  胸廓是胸部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检查之一。胸廓异常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鸡胸较漏斗胸发生率低,临床症状也较轻,因此不太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轻微的鸡胸往往不就诊,较重的鸡胸畸形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其他检查方法常无异常发现。临床上有时需对鸡胸和漏斗胸进行鉴别:

  鸡胸与漏斗胸相反,胸骨向前方突起,一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普通的、具有龙骨状突起的胸廓,即胸骨下部向前移奉送较上部明显。常是剑突附着部突出最明显,胸肌的纵部面呈弓形,两侧的4至8肋软骨呈与胸骨平行的深凹陷沟状,使突出的部分更加明显,就像是一只巨手将胸骨抓起而将两侧肋软骨压瘪了一样。另一种鸡胸比较少见,胸骨柄、胸骨体上部及上胸部的肋软骨向前上方突出,而胸骨体中部向后弯曲,胸肌下部又突向向前方,胸骨的矢状面呈Z字形,两侧肋软骨也向内凹陷,因此有人将此类畸形也称为漏斗胸。

  小儿鸡胸怎么办

  小儿鸡胸怎么办?小儿鸡胸以预防为主,如果小儿患有鸡胸,可以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D治疗,同时补钙。妈妈要鼓励小儿多运动,如扩胸运动、俯卧撑等,这些可以加快畸形矫正。目前,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来进行小儿鸡胸治疗。

  1、补充维生素D预防小儿鸡胸:鸡胸形成后,随年龄的增长,小儿以普通饭为营养,维生素D充足了,钙盐沉积到软骨上,软骨变成骨,鸡胸即作为新陈代谢的基础框架固定下来,此时的鸡胸已不是单纯药物与营养能治好的了。因此,小儿鸡胸的防治必须重在预防佝偻病。

  2、治疗鸡胸时,要注意患儿的年龄和佝偻病的状况。3岁前往往处于佝偻病活动期,3岁以后即进入稳定期。前者发生鸡胸后以治疗佝偻病主,后者则矫正畸形为主。

  (1)抗佝偻病治疗:对于3岁以下的鸡胸患儿,应积极给予抗佝偻病治疗,包括饮食疗法、维生素D疗法,必要时需同时补钙。

  (2)畸形矫正治疗:而3岁后的患儿,多为后遗症,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无效。一般轻度鸡胸随体格生长会逐渐消失,加强体格锻炼,如扩胸运动,俯卧撑,抬头等运动,一日两到三次,可加速畸形的矫正。

  3、手术治疗

  (1)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

  其方法是在小儿一侧胸下腋中线部位切一个2厘米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向胸腔内剥离并引导,然后将一自制矫正器材向对侧穿插开口后翻转,从而实现矫正目的。手术切口长约15-20厘米,需切断病变肋软骨,并做胸骨截骨,其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术后患儿疼痛明显,恢复也慢。无论何种手术由于要切断肋骨,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肺部感染,肺不张致使缺氧引起脑损伤的手术风险仍然存在。

  (2)不开胸的新术式治疗漏斗胸

  现在有医生用不开胸的术式治疗漏斗胸:仅在孩子的前胸壁切开两个2厘米的小口,以钢板按患者胸廓塑形后垫于患者胸骨后翻转,钢板两端支撑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来矫治孩子的漏斗胸畸形。不开胸的新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中钢板可以按患者胸廓畸形程度的不同进行塑形,更适应个体差异,使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痛苦小,第二天即可离床活动,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是现代进行漏斗胸治疗的好方法。

  (3)手术适应的年龄

  漏斗胸属于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缺钙和营养不良引起的,它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此类手术年纪最小的患者的年龄约4-5岁。目前最佳手术年龄应视医院条件和手术医生水平而定。专家认为,根据小儿骨质的特征,漏斗胸的最佳矫正时机是在2--4岁,低年龄手术可不影响小儿发育。目前1--3岁患儿做此类手术,大部分效果是很好的。

  患小儿鸡胸吃什么

  对于3岁以下的鸡胸患儿,应积极给予抗佝偻病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维生素D的来源与其他营养素略有不同,除了食物来源之外,还可来源于自身的合成制造,但这需要多晒太阳,接受更多的紫外线照射。

  鸡胸食疗食谱:

  1、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可以充分补钙,常食有效。此外,虾皮炒韭菜,炒鸡蛋都是可以的

  2、猪骨黄豆粥:猪排骨150克,黄豆50克,盐、葱、姜、味精适量。净猪排骨洗净,文火中煨1小时,将排骨放入同煮数沸后,再加入大米100克煨煮成粥,排骨黄豆煮至烂熟为宜。

  3、白萝卜炖蜂蜜:材料:白萝卜400克,枸杞10粒,小番茄6个。调料:蜂蜜适量。做法:白萝卜去皮切段,中间挖空,做筒状,再切一萝卜圆厚片作为盖。将蜂蜜倒在白萝卜的挖空处。将放入蜂蜜的白萝卜隔水炖1小时,放在盘里,点缀上枸杞、小番茄即可。

  小儿鸡胸的预防

  小儿鸡胸的预防很重要,做好预防措施,能够减少鸡胸的发生几率。小儿鸡胸的预防的预防要从哺乳期开始,妈妈要从母乳喂养开始对小儿鸡胸做好预防,同时晒太阳能有效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D,对预防小儿鸡胸来说是十分经济有效的方式。

  1、初生宝宝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易于吸收。2、4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否则会影响膳食中钙盐的吸收。应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

  3、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方便、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小婴儿过了满月后,可逐步增加日晒时间。在正常天气下,每日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可以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夏季避免阳光直晒,可在树荫下玩耍。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戴着帽子或口罩,否则达不到抗佝偻病的目的。

  4、按时服药也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宝宝出生半个月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并定期到保健单位进行健康查体。

  如果鸡胸的程度较轻,一般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较重的则会终生难愈。

  因此,妈妈应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诊断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应鼓励小儿做一些有助于扩展胸廓,增强呼吸功能的矫正操。

  1、呼吸起落操,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微闭双眼,两臂轻轻向前平举至头顶,同时吸气,停一会儿,两臂自然下落,伴以深呼气,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2、俯卧撑或持哑铃做两臂前平举练习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钟。

  3、单双杠上翻筋头,每日清晨空腹进行,但不可过于劳累。

  4、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活动,扩大呼吸量,改善胸廓发育不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