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10-17 07:44浏览:
次
漏斗胸保守治疗适用人群
首先,哪些宝宝不适合漏斗胸保守治疗呢?
大致分为以下4类:
1、骨质问题,肋骨有骨折的以及骨质疏松的;
2、皮肤问题,胸部有未愈合伤口及皮肤溃烂的;
3、血液问题,有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疾病的;
4、中度或重度漏斗胸,压迫心肺,导致心脏或肺功能收到影响的;
为什么这几类宝宝不适合保守治疗呢?
第一:保守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体外负压对漏斗区域施加吸引力,使凹陷区域提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施加负压的时候,会对胸骨造成抬升,如果有肋骨骨折,则会对骨折处造成位移,影响骨折愈合;如果骨质疏松,则有可能因为骨质的脆弱导致骨折。
第二:在施加负压的时候,漏斗区域及胸部其他地方有未愈合的伤口,也会对创口造成伤害,影响创口愈合。
第三:因为负压作用,会对局部皮肤毛细血管造成一定的破坏,造成短暂的皮下血肿、点状出血的症状(属于正常的拔罐效应),如果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血管类疾病,也会使得宝宝因治疗带来二次损伤,这也是我们不建议的。
第四:中度或重度的漏斗胸,压迫心肺,并造成心肺功能受损的,我们的建议是手术,毕竟涉及生命安全,而且保守治疗的过程比较长(2年—3年),很难保证在治疗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那哪些宝宝是适合保守治疗的呢?
1、年龄在3岁以下的;轻度漏斗胸只影响外观的以及中度漏斗胸不压迫心肺的;这3种不满足手术条件的宝宝都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2、进行过手术治疗又复发的。有部分宝宝因体质比较特殊,手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但又不想再次手术的,可以尝试保守治疗(但预期效果会因为体质的原因而没想象中好)。
3、胸壁较为畸形的漏斗胸,不对称、在侧方凹陷且手术预期不佳的,可以先通过保守治疗进行矫正(如下图这种情况?)。
可能有些宝妈会比较疑惑,那3岁以上的是否就不能进行保守治疗了呢?
我们治疗的这么多案例中,也有不少4岁—18岁的大宝宝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效果是否明显与是否坚持使用吸盘,是否正确使用吸盘有很明显的关联。
所以3岁以上同样也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慢慢坚硬,治疗见效会相对更慢,需要维持治疗的时间需要更长,也需要宝爸宝妈更有耐心,与宝宝共同度过这一段难忘的日子。
NUSS手术的年龄问题
NUSS医生本人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手术年龄是一个很受争议的话题,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认识的差异,这与很多因素有关。考虑到手术的技术限制,他的主张是5岁之后比较合适,过早手术不利于儿童的发育,并可能出现新的毛病。
国内多数专家认可这样的观点,但有将年龄稍作提前的,有些单位会把年龄提前到3岁,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如下:(1)年龄越小,骨骼越软,手术效果就越好;(2)早期手术,有利于减小心理方面的影响;(3)如果儿科不早点做这样的手术,等到患儿长大了,便不会到儿科手术了——这意味着儿科医生迟早要“失业”。
在上述三条理由中,前两条似乎是非常充分的。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年龄小,骨骼软,有助于塑形,但过于柔软的骨骼没有办法提供良好的支撑,所以骨头软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关于心理影响的问题更有争议。没有人能证明3岁做手术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而到了13岁时就会成为噩梦,所以这样的理由很容易被推翻。而那种因为怕“失业”而过早给患儿手术的做法,就更站不住脚了,这不但违背了基本的医疗原则,更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这种观点的医生显然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了。为了利益而宁愿做违心背德的事情,是无法拿到桌面上探讨的。
而非常遗憾的是,依然有更极端的意见,有医生提出任何年龄都可以手术的观点。广州某医院的医生甚至为4个月的患儿做了NUSS手术,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会成为所有其他医生批驳的焦点。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手术年龄的问题,目前虽有个别医生积极于早期实施手术,但多数作者观点是统一的,即5岁之后再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或者合并非常严重的其他畸形,一般是不主张5岁之前完成NUSS手术。当然,除非有更好的手术方法,而不是NUSS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