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认识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是必要的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8-25 20:22浏览:

每个人都想自己拥有精神健康。但是可能事与愿违,原因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有弄清什么是精神健康。是不是没有精神病就等于精神健康呢?怎样才算是精神病呢?精神病能否医治?
没有疾病不等如拥有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为:─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交三方面的和谐、安宁状态。所以,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已。
心脏病牵涉的器官是心脏,精神病所牵涉的器官是脑部。在精神病中,大脑某部分受损,产生了各种病症,包括认知功能、思想、情绪、感官、行为、生理功能(如睡眠、食欲)的异常,并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上各方面的表现。和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样,绝大部分的精神病都可以透过适当的治疗而康复。随着科研的发展,在最近的二、三十年,精神科治疗得到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在药物治疗方面。
精神病比很多人估计的更为普遍,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患上精神病。英国一个大型的调查发现,在职人口之中每六个人便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病,即是患上精神病就如患上哮喘病一样普遍。此外,每二十位六十五岁以上的长者就有一位会患上老年痴呆症。世界卫生组织预期二十年後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重症,仅次于冠心病。
由于社会对精神病的歧视和误解,令患者不愿意求诊及接受治疗。即使患者鼓起勇气求医,他们常常也要隐瞒自己的病。这令一般人有错觉,以为精神病很罕见。所以当我们明白精神病并非是绝症以及其普遍性,我们便更能帮助自己及其他人克服精神病患。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老人痴呆症、物质滥用(如酒精、毒品、兴奋剂等)有关的精神障碍、思觉失调、情绪病(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包括泛焦虑症、惊恐症、强迫症等)、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包括自闭症、过度活跃症等)。
精神病所牵涉的器官是脑部。和大部分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样,精神病是由外在及内在的成因一起造成的。
在精神病中,内在的成因主要是由遗传所造成。外界压力主要来自生活中各种令人伤心及精神耗损的事,例如童年时受虐待、失恋、失业、工作及家庭负担。精神压力引致体内产生过量的压力荷尔蒙(包括皮质醇),从而损害脑部。其他外界压力可以是有毒的化学物质(例如酒精、毒品),或者直接的大脑创伤(例如中风、头部创伤)。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或者有些极端的想法。如何界定一种情绪或者一个念头是属于不正常,甚至是有病?要抑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抑郁症呢?一般而言,一个精神病有两部份:一、病症;二、病症所引致日常生活功能上的影响或令个人感到困扰。
精神科医生在鉴定每一个病症时,会考虑其持续性、严重性和其他伴随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评估病人时,会聆听病人表述的感受和想法,以及观察病人的行为。根据一系列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来监定病人所患的精神病的种类,并且分析病人生活上各种问题如何促使精神病的发生。所以,精神科医生的临床技巧以及病人是否愿意透露病情,对于准确诊断精神病及计划治疗,是最为重要的。
由于社会对精神病的歧视和误解,面对精神病比面对身体的其他疾病更困难。歧视令患者不愿意求诊及接受治疗,但及早求诊及完成治疗,正是对抗精神病两个最重要的步骤。踏出这两步需要很多勇气,很多不愿求诊或未能完成治疗的病人,其实很多都感受到精神病病症所带来的痛苦。患者如何面对精神病呢?亲友如何鼓励患者去接受治疗呢?两个成功的关键是:认识和态度。
如何避免精神病及拥有精神健康?
虽然大部分的精神病都有遗传的因素,但我们仍有很多方法去促进精神健康和减低患病风险。这些方法都容易明白,但也容易被忽略;
维持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健康饮食、充足睡眠、经常运动会为你带来身体和精神健康;
经常运动,运动能有效地减低精神压力。大部分精神病是由精神压力所引发的;
保持与人接触,与人分享快乐及分担忧愁;
培养嗜好、学习新事物,维持身心活跃;
培养正向思维,我们不能控制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但我们可以选择看每件事物的角度。有证据显示,「正向心理学」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学习压力处理;
如有精神健康问题,及早寻求协助,因为绝大部分的精神病,现在都有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康复;
永远不接触毒品,不滥用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