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活着的参考标准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作者:支点心理咨询发布时间:2018-11-29 18:30浏览:

 01对你的小孩放心,对你自己放心
 
每个人只能活在一个念头上,而且,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的活。
 
你的小孩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真是这样吗?他也许就在此刻没有听你的(他只是相信了他此刻自己头脑里的想法),你确定他下一刻也不听你的吗?他有没有过听你话的时候?你的小孩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真是如此吗?
 
不要下一个一贯的结论,没有人一直是什么样的。他们都一刻一个变化。
 
当这个念头来临时,他们那么反应;当另一个念头来临时,他们又那样反应;谁是一条僵死不变的河?小孩的变化才大呢。
 
你家的小孩是你认为的那样吗?他真是顽皮、捣蛋、不爱学习、道德有问题的小孩?你确定吗?
 
不要活在一个线性里,不要轻意的给你的孩子下结论、扣帽子、贴标签,每个小孩都是好小孩。如果他们不好,不是他们本身有问题,而是你自己的「认为」有问题,你考察过自己的「认为」吗?他是不是就是对的?不从你的角度或价值观出发呢?在上帝的眼里哪只老虎、哪只羊、哪头猪或哪个人是坏的或不好的呢?统统美丽,没有问题。
 
你认为你的小孩不好,那是你的「认为」,并不是他的真实存在本身不好。活在当下,一个时刻一个时刻的看待问题。
 
这一刻的小孩不是下一刻的小孩。你的小孩永远是一条鲜活、生活、流畅的河,不要太「人工」改造它,每条河会找到自己的路,河水不会走错路。所以,对你的小孩放心——对你自己放心。
 
02活着的参考标准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每一个人,无论大人、小孩,你活着的参考标准是谁?是你自己。不要看东家的大人如何生活,我也要如何生活;不要看西家的小孩如何做的,也让你的小孩如何做。
 
不要陷入自身以外的比较,那是在进入头脑的陷阱。你过的谁的日子?——你自己的;你在为谁而生活?——你自己。你干嘛参考别人呢?
 
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创造」你的生活条件,根据你小孩自身的需要「创造」去创造他的学习条件,不要把一个人放在一群人中间比较,每个人都是「独立」,他只适合他自己的情况。教导给孩子活着的标准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这让他以后的生活会更自由,但不用担心他以后会不适应社会或人群,你确定一个持有「活着的标准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信念的人,他就不能适应社会或人群?所有的情况下,你的「担心」都是多余。事情该是咋样就咋样,它和你内心的担心和恐惧没关。老天不会参考你的恐惧来调整它自己的行为。
 
没有恐惧的生活和充满恐惧的生活,生活本身会怎样?不会有什么不同——不同的部分是「恐惧」。
 
地球,不用参照月亮来调整它自己的转速,森林里的一只羊也不用参考另一个羊的标准来生活,它们都各自「生活」的很好,你为什么要参考别人呢?
 
从今天开始,让你的生活参考标准是你自己,你小孩教育的问题参考标准是他自己——不是别的小孩。每个人以他自己内在真实感受为标准,看看生活是不是变得简单多了?
 
03不要那么重视「教育」
 
人们「重视」教育的根源是「恐惧」,是对未来的担心,是整个社会人心不能活在当下的显示。你为什么那么重视你自家小孩的教育?明日生活的美好,是基于对明日生活的恐惧才能达成的吗?没有恐惧生活就不会变得更好?显然这是荒谬的。生命存在的真相,它没有明天。
 
它只有此刻和此地。「为了明天而努力」这个口号给人带来什么?压力还是宁静?压力真的能够带来有效的动力吗?如果,你没有压力的、宁静的做事与你充满担心恐惧的做事,哪一个效率更好?显然,没有压力的做事事实上效率更好。把「为了明天而努力」的这种基于恐惧而工作的信念口号换成「让生命在当下开花」吧?时刻告诉自己「让生命在当下开花」,感觉一下和「为了明天而努力」有什么不同?
 
给孩子们传达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生命——不要基于恐惧而行动,要基于爱而作为。不要过分强调历史、民族意识、仇恨等等……教导他们爱、自然、大同、喜悦和认识生命。
 
「教育」是属于头脑的,只有头脑才想到去教育,因为头脑会希望明天如何如何;心不需要教育,因为心就活当下每时每刻。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让教育自然进行。
 
一个家长没有强调的教育意识,未必你的小孩就是一个不成器的小孩。教育训练了你的右手,它会使你的左手弱势下来;你试图训练他的双手,那样会把小孩累死。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是的,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不用学也会。尊重孩子,这样一种美好的教养,我们还需要慢慢修炼。
 
我们深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小孩,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我们不要苛刻孩子,也不要苛刻自己,过度的焦虑与恐惧,以及与孩子之间不必要的意志较量,都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试着,从这些小事做起,学着尊重孩子。
 
-01-把“不”用在恰当和关键的时候
 
在养育中对孩子说“不”就像本能一样,是非常自然且容易的事情。
 
如果每天数百次对一个孩子说“不”,很快这个“不”就不管用了。
 
对于1-2岁的孩子,主动摆弄各种东西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你可以把一些贵重、易碎的东西放在他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而减少对他说“不”。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不是什么涉及人身安全、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尝试用其他积极的方式,而减少对他说“不”。
 
-02-避免当面评论孩子,更不能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
 
有的时候,你认为可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字眼,确实是无心之失。
 
但是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最不喜欢听到大人当众说自己的这里不好,那里不对。那种难受的心情,用脚趾头想一想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一次经历。
 
-03-多给孩子一些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
 
小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大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样民主的氛围,不用等到孩子上学后就可以开始。
 
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也可以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
 
-04-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许诺之前,请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不能,请不要轻易承诺。
 
其实,无论对谁,这一点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有特殊情况没法做到,请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他的谅解。
 
对待孩子跟对待成人一样,讲究诚信。
 
-05-永远不要恐吓孩子
 
恐吓,对小小孩而言是特别卑劣的招数。因为担心危险行为而恐吓他,因为不乖乖吃饭而恐吓他,因为想让他静一静而恐吓他。
 
殊不知,看似风平浪静的行为背后,孩子被强化了的恐惧心理,转移后容易造成隐蔽的问题和障碍。
 
-06-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
 
我们必须得承认,如果要做到时时刻刻,对于家长们来说,相当困难,也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也不是圣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没有什么情绪管理类书籍或者教学让我们学习,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当我们想像一下,将来歇斯底里的那个人是我们的孩子,大喊大叫成了他唯一能处理极端情绪的方式,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从改变自己开始呢。
 
-07-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心理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学习和了解孩子的精神生活,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懂”孩子。
 
很多时候问题的冲突都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调皮捣蛋,或者想当然的和我们作对。当我们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就可以耐心的帮助他顺利度过。
 
-08-不要让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人都会有低落,沮丧,甚至是愤怒的时候,不用强颜欢笑,让孩子感受真实的你,但是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在你能量只有不到10%的时候,找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电,再来面对孩子。
 
最后,我们请记住了,尊重,不等于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