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家属在照顾精神障碍患者时遇到的难题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29 11:25浏览:

国内社区精神康复资源相对匮乏,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后都与家人同住,并依赖家人的照顾,会给患者家属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而家庭照顾者是患者复元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成员,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患者家属的支援,做好家庭介入,今天我们就来道一道如何解答家属在照顾患者时遇到的难题,以帮助家属轻松面对。
 
问:康复者不承认患了精神疾病,家属应该如何处理?
 
答:很多精神疾病康复者缺乏疾病洞察感,他们拒绝承认自己患了精神疾病,不明白精神科药物的作用,质疑,抗拒复诊和服药,不愿意向医务人员坦诉病情等,他们会自行停止服药,因而精神病很快复发,须入院治疗。因此,病悉感薄弱是一项危机因素。
 
例如,遇拒服精神科药物者,一方面可与医生商讨,或安排亲友督促他们定时服药。另一方面,家属可避免与康复者争辩他们有无患上精神疾病,反而应协助他们明白和接受一些微小的症状(如失眠)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劝导他们透过服药改善这些症状(失眠),令他们生活地更健康,保持工作和社交能力。事实上,很多康复者纵使病悉感薄弱,但他们却知道服药有助于他们改善某些症状(失眠)。因此仍会顺从亲友要求而定时服药。
 
问:康复者抗拒服药,家属应如何处理?
 
答:精神科药物能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因此患者服用精神科药物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精神科药物只能控制和改善病情,却不能完全治愈精神分裂症。很多精神病康复者仍须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如康复者自行停药,病发机会会大大提高。因此,协助康复者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定时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因为缺乏病悉感而抗拒服药外,康复者抗拒服药的原因还包括:惧怕药物副作用,不小心而漏服,不懂而自行吃药或吃错药。
 
面对这些康复者,家属须协助他们明白精神科药物的重要性,作用和副作用,甚至与主诊医生商讨,调整精神科药物,减少副作用,籍此减少康复者对药物的质疑和戒心,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等。此外,对一些自理能力欠佳,容易吃错药和漏服药的康复者,家属可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督导,协助他们依照医生指示的时间和分量服药,促进康复和减少病发。
 
问:康复者常闲赋在家,不愿意工作,家属应如何处理?
 
答:工作对康复者是很重要的,并带来很多好处,如增加收入,扩大社交圈子,加强自信和提升生活质素等。然而,精神病康复者可能基于不同的原因,令他们常闲赋在家和不愿意工作。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阴性的病症,令他们对工作和身边事物缺乏兴趣和动力。
 
虽然工作对康复者很重要,但家属却不宜责骂他们,避免强迫推动,而破坏家人和康复者的感情和关系。建议家属聆听和理解康复者抗拒工作的原因和感受,了解他们是否因为阴性症状,药物副反应,工作能力倒退,自信心不足,工作压力和人际问题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等。
 
如果康复者问题是病症或药物副反应的影响,便需要与主诊医生商讨,可否调整药物,减少病症或药物副反应所造成的影响。如果康复者因为工作能力倒退和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影响,建议透过专业人员的介入,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如辅助就业,让康复者在适当的训练和支持下,逐步提升工作能力和自信。如果康复者因工作和人际压力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建议他们接受个别辅导,提升他们面对工作和人际管理的问题。
 
纵使康复者抗拒短期工作,家属仍可鼓励他们好好安排日常生活,如参加技能学习课程与兴趣班,旅行,运动,唱歌,教会,义工等。通过参与不同活动,一方面可以保持精神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亦可籍此发掘康复者的个人能力,促进人际网络,提升个人自信心等。
 
问:康复者生活日夜颠倒,家属如何处理?
 
答:部分康复者白天常感疲倦,以至于在白天睡眠很多,导致晚上迟迟不能入睡。生活日夜颠倒,此举会大大影响他们的生活作息和多方面的生活表现,包括:工作,娱乐和人及相处等。例如,康复者因要日间睡眠而抗拒工作和外出活动,影响康复进展。
 
家属需要和医生探讨是否因为药物副反应而导致日间疲惫感,如有需要可请医生调整药物,减少日间倦意。家属也需要避免康复者晚上饮用太刺激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此外,须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安排日常生活,减少日间睡眠,并在日间参与多元化兴趣活动,尤其是运动,舞蹈,旅行等消耗体力的活动,有助于他们晚上安睡。如有需要,家属可陪同康复者共同参与日间兴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