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氯丙嗪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9-10 09:47浏览:

 一 概述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系吩噻嗪类之代表物,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拮抗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①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拮抗了与情绪思维有关的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所致。②镇吐作用:小剂量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③增强催眠、麻醉、镇静药的作用。
二 适应证
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止呕,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三 临床应用
口服:25~50mg/次,2~3次/日,每隔2~3日每次递增25~50mg,治疗剂量400~600mg/日。肌注:25~50mg/次,2次/日。静滴:25~50mg稀释于500ml液体中缓慢静滴,1次/日,每隔1~2日缓慢增加25~50mg,治疗剂量100~200mg/日。用于止呕,12.5~25mg/次,2~3次/日。
四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身体的不自主运动增加、情绪和其他精神改变、眩晕、失眠、口干、腹痛、恶心或呕吐等。单独服用本药时不良反应较少见。
2.肝脏氨基转移酶暂时性增高,偶有焦虑、幻觉、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可减少或抑制唾液分泌,因此可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念珠菌病等。
五 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尿毒症及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査肝功能。
本品刺激性大,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疼痛较重,可加1%普鲁卡因作深部肌内注射。不宜静脉推注。
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心悸和锥体外系反应。本品有时可引起抑郁状态,用药时应注意。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体弱者剂量应偏小,应缓慢加量。
老年人对本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且易产生低血压、过度镇静及不易消除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六 用药禁忌
基底神经节病变、帕金森病、骨髓抑制、青光眼、肝功能严重减退、有癫痫病史、昏迷患者(特别是用中枢神经抑制药后)及对吩噻嗪类药过敏者禁用。6个月以下婴儿不推荐使用。
七 药物相互作用
①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两者的抗胆碱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加重;②与碳酸锂剂合用,可引起血锂浓度增高,导致运动障碍、锥体外系反应加重、脑病及脑损伤等;③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时,中枢抑制作用加强;④与阿托品类药物合用,抗胆碱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加强;⑤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易致体位性低血压;⑥与舒托必利合用有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⑦抗酸药及苯海索可降低本品的吸收;⑧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脏的微粒体酶,加快本品的排泄,因而可减弱其抗精神病作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