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心情阳光些 让春天远离抑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18 10:48浏览:

    “我每个季节换季的时候,特别是冬天或者气温变化大的那两天,就会抑郁。开始先是心里一阵悲哀,然后就开始胡思乱想,明知道自己在干啥,却思想不由己。每当此刻,我就想,我要是死了或疯了该有多好,至少不会这样痛苦,一切也能得到解脱。”年轻的阿媚是一位心理疾病患者,在某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她自述了病情,甚至自称是轻度抑郁患者。

医生提醒,抑郁这一最容易困扰都市人群的疾病,正在以多种不同形式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广州市最新的地区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包括20种精神障碍在内的时点患病率4 .33%,终身患病率15 .76%,都可说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三亿四千万抑郁症患者,每年有一千万到两千万人有自杀企图,而有自杀行为者中大约70%患有抑郁症。

预防 健康人格也需从娃娃抓起

抑郁症病因仍不明确,但同时也是一种有明确生物学基础的疾病,而且存在遗传倾向。因此要培养一颗健康、阳光的心灵,其实也需要从娃娃阶段抓起,从青少年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张延赤表示,要循序渐进将大事分割成小块,一次只做一件,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张延赤同时表示,一旦出现抑郁时(可参照最上方的症状大观),患者可关注自己的思维和观念。记下当时的观念,以便更好地澄清它。努力识别那些典型的抑郁观念,特别要注意你评价自己、标识自己的方式。你要提防内部折磨者,因为它只能使你深陷,而不能帮助你摆脱抑郁。使用理性/同情性思维方式挑战自己的观念,你越是同情自己,放弃认为自己很糟糕,没价值等观念,你越可能从病症中恢复。

特别提醒: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注意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不要默默承受。

诊断 别忽视持续内向的人

在社会人群中,人们往往会发现周边的个别人,对工作特别狂热、思维特别敏捷,一天干上12-14小时都不会有丝毫的倦怠。“这其实是人们正常的处于精神亢奋状态的表现,只要这种亢奋不影响到身体本身,那都不能算病。但在这些人当中,如果反复出现精神亢奋、情绪低落这样的情绪上的波峰、波谷,那就要考虑是否患有一种名为双向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了。”龚梅恩表示道。因为他情绪处在波峰状态时,可视为躁狂,而情绪低落时,则可视为抑郁,两者彼此反复。

无论患者表现为躁狂或抑郁时,都需要及早接受干预。注意压力调节,规律生活。对于有遗传倾向或处在高压职业的人群而言,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上的点滴波动。因为往往这些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自杀率是抑郁患者中较高的一种。

特别提醒:还有一种抑郁症患者,自己往往表达不出来,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个人性格所形成的结果,导致他们的症状潜伏起来了。不合群、内向、做什么都愿意单干是他们的典型症状。

治疗 药物、心理等多管齐下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治疗方法多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整合起作用,其中包括抗抑郁药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及早应用抗抑郁药,哪一种药都可以,关键是要让剂量到位,1片不够的话,就用2片;就像吃饭,1碗吃不饱,不要犹豫,就吃2碗。此外就是挑选副反应最少的药品。

张延赤表示,心理治疗也能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分析他们的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如果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增加强化和 生 活满 意度,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比如认知治疗和人际治疗,均被发现对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在认知治疗中,医生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在人际治疗中,医生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特别提醒:抗抑郁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规范用药就包括了长期,遵照医嘱用药,不要症状一好就停药,症状好了还要吃,吃一年更好,希望以后不再复发。
    症状大观

以下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9项症状中存在4项且持续两周以上不能缓解,有可能是患了抑郁症。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春季精神障碍患者不断增加

春季本身就是各种疾病高发的时间段,这其中就自然包括了情绪障碍。在经历了回南、持续性阴晦天气的初春后,以抑郁为代表的精神障碍患者也在不断增加。

三九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张延赤告诉记者,在其接触的精神科门诊中,在排除了自身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心理障碍患者多以白领,公务员,等都市人群为主。在众多的抑郁症分型中,隐匿性抑郁又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种。

抑郁症往往容易被忽视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龚梅恩表示,根据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5个国家或地区的调查,到综合医院内科就诊病人平均被识别率为55.6%,我国上海的识别率仅为21%,其中能得到治疗的仅为10%,而得了抑郁症能主动就诊或在家人、朋友、同事的帮助下就诊的患者更少。这说明,公众和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的认识普遍不足。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就是是广泛存在的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及病人的自卑感。

“人们常常把抑郁症看作是性格的弱点、意志薄弱的表现,或是过多地强调抑郁症是精神压力或精神刺激的结果,片面地以为解决了现实问题,抑郁症就自然消失了,无需寻医问药;又由于抑郁症常常合并各种身体上的不适感,被疑为得了各种躯体疾病,作了多种实验检查而发现不了什么异常,得不到适当治疗”。

出现相关症状注意自查、求医

精神科医生遇到的抑郁症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思维迟缓、一直活动减弱,不愿与外界交往。患病群体以女性居多,她们普遍会在看到半杯水时,悲观地认定“惨了,只剩下半杯水了”!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大多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压力大了,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其突出表现就是容易悲观绝望,甚至导致轻生”。张延赤表示,自责、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此外,抑郁症患者会对工作和学习丧失兴趣和动力,对生活丧失希望,严重的会产生自杀倾向。抑郁症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人群中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高达15%。而抑郁症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和易发的精神疾病。

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 D3),当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或无任何原因地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能自行缓解,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功能如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应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

■延伸阅读

抑郁症已位列世界十大疾病之一

张延赤表示,在当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五位,其患病率已经超过了人们认为很常见的咽颊炎和冠心病。而且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二位,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

抑郁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青春期、绝经期、产后都是妇女抑郁症的高危时期。儿童期不良的成长环境、心理社会环境,特别是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长期心理冲突对发病都有一定影响,各种躯体疾病也容易伴发抑郁症状。

在世界前十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五种是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名列第一。重症抑郁可高度致残,即便是单纯的抑郁症状导致的残废也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严重。试想一个人处于这样绝望、痛不欲生的心境中,生活质量受到 的 损 害和家人 所 承受的负担之重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

海明威、三毛、崔永元等名人都 曾 是抑郁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