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心身疾病与心理(2):常见的心身疾病简介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30 09:25浏览: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1)

心身疾病是一类精神躯体疾患,心理因素在发病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核心问题是“心身相关”,心与身的辨证统一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过程。认识了解常见的心身疾病,将会有效促进自身的心身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43岁的张女士,忽然头晕、头痛、心悸,经心脏科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并制订了相应的治疗方案。但她服药20多天后,血压波动很大,仍旧不稳定,不适感更加明显,只好住院治疗。住院两个星期,上述症状好转不明显,于是到心理门诊就诊。
她向心理医生讲述了一些情况:丈夫半年前被安排到外地工作至今仍未被调回,为了照料读初中的孩子,她辞掉了工作,生活很空虚。此外,为了保持身材,她曾服减肥药,感觉全身不适,担心药物毒副作用伤害身体。

心理医生分析认为,张女士的高血压应属于心身疾病,血压的不稳定状态与其交感神经不协调活动有关。丈夫外出、自己放弃工作,导致她人际交往减少,不良情绪无从分散、转移;生活的空虚,使她有更多的空暇时间去“体验”身体的不适,加重了紧张情绪;减肥药带来的不适,使她过分紧张。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其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血压升高。
根本的措施是,消除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增强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在经过半年的心理调适之后,张女士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也就是说,无论是只有收缩压升高,还是只有舒张压升高,还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盛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分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划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高血压的水平也是根据临床以及盛行病学的资料人为界定的。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的统一标准,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以进一步分为1、2、3级。这个诊断标准适用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水平。
此外,我们的理想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高血压时,必须以在没有服药的状态下,两次或者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的平均值为依据。偶尔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高血压,必须重复测量和随访观察。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了引起与血压升高本身直接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会很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甚至招致残疾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高血压迄今为止仍然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发病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早确认的一种心身疾病。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而致病,而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外界及内在的不良刺激,引起剧烈的、长期的应激状态,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兴与抑制过程失调,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同时,由于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更加剧了血压的升高。曾经对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74.5%的患者病前存在不良心理因素。
我们很容易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发病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格因素、人格特征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是医学心理学很关注的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高血压的特异性人格特征。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具有过分谨慎、急躁易怒、好奇任性、要求过高过急、敌意、好斗等特点。此外,进一步分析认为,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矛盾的压抑,即抑制性敌意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心理原因。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2)

从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凡是能影响心脏输出量和血管紧张度的因素都能导致血压的变化。具有高血压遗传素质的人处于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的时候,其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通过植物神经及内分泌途径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研究表明,若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于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有敌意情绪或被强烈压抑时,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则明显增高。因此把被压抑的敌视情绪看作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心理因素。
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同时,肾上腺素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增多,血中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又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开始时,血压升高是暂时性的,一旦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或情绪刺激被解除,影响血压的各项生理变化都很快自动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强烈、持久,就会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的血压调节机制遭到破坏,导致血压较长时间的反复波动,最终形成持续高血压。
高血压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

大量事实证明,高血压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及行为因素有关,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发病率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老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知识阶层高于非知识阶层。精神紧张的、责任重大的职业群体倾向于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因经济的飞快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使得高血压的总体发病趋势已与发达国家接近。

2.心理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和人格特征和行为类型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是焦虑性情绪反应和被压抑的敌意。A型行为与高血压有关,海内有报道称,在63例高血压病人中,有A型行为者43例,占68.5%。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征往往是对一切事物要求过高,并企图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满足,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发怒。
动物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法可以让狗形成神经精神源性高血压。人在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刺激下,发生反复的情绪波动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对皮质下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释放增加,使小动脉收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从而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维持。发病原因中还有内分泌等其他因素的参与,但心理社会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反过来,高血压也可引起心理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时,由于小动脉痉挛使脑供血不足,脑缺血导致中枢神经细胞发生营养不良、脑缺氧甚或脑水肿等,进而可引起脑部暂时性功能失调或神经结构改变,出现心理障碍,如对周围事物缺乏爱好,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或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自伤或自杀行为,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对于高血压如果单纯应用降压及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代心身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病人除了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外,心理治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解除心理负担。一般来说,高血压病病程较长,轻度和重度相距甚远,而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有极大的可治性与可逆性,病情大多属于功能性的,心血管系统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所以,患者只要能放下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能一生就会保持在轻度。如果终日紧张恐惧,长久下去,一定会引起血管壁的破坏,导致严重的后果。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3) 2.保持心境平和。情绪和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是通过情绪这个中间机制而起作用的。人在紧张、忧虑、悲伤、恐惧、激动等情绪异常的时候,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气急、血压升高等。所以,一定要把自己从不良的体验中解救出来,掌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避免大喜大悲。在生活、工作中保持一种从容、淡定、豁达的心态。
3.针对造成紧张、压抑的心理因素进行治疗,可以采用生物反馈、心理咨询、松弛疗法等方法。此外,自我调适也非常重要,包括改善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工作、生活、休息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增加心理负担。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冠心病(1)

心境是心理因素的核心,通过情绪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所说的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脑力劳动者较多。在欧美国家,冠心病十分常见,在美国,冠心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在我国,本病不如欧美多见,约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寿命,近年来,甚至青壮年也受到了该病的严重威胁。所以,对冠心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心理因素等,这些因素被称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心理因素。
调查显示,冠心病人群中有80%能够意识到不良心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但大多数病人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冠心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患者思想负担重,情绪低落,多有愤怒、沮丧、焦虑、消沉、抑郁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合并焦虑、惊恐等不良心理因素,势必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和心源性猝死。这说明,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冠心病的发生与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前面提到,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最早提出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并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和行为对患者健康的不利之处在于,他们不断拼搏,要在少而又少的时间内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情,就会很容易变得恼火、激动、发怒和不耐烦,并会因此使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血粘度增高,加速血栓形成,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据统计,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比例是B型性格的3倍甚至更高。早在1979年,国际心脏病与血液病学会就已经确认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境是心理因素的核心,通过情绪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烦躁、抑郁、紧张、惊恐、憎恨、过分激动等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据研究,老年冠心病人的情绪状态中,存在的诸如焦虑、恐惧、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情绪均明显多于正常老年人。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三四千万人患冠心病,每年死于冠心病者达数百万之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心肌梗死。其中,95%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有明确的情绪诱因,主要为惊吓、紧张、气愤、激动、悲伤等,大多数的发病也属于不良情绪刺激所诱发。有人调查了1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心梗发生前一周普遍有过激动、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剧变。
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若有强烈的精神刺激,则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亢进。继而使冠状动脉急剧收缩,心跳加速,心肌供血严重不足;同时,又使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这样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室颤抖,造成心源性休克而猝死。

调适心境、稳定情绪对于预防冠心病很重要。
虽然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但是,冠心病患者往往疏于注意这点。这还得从两个病例说起。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冠心病(2)

秦大叔最近刚刚诊断冠心病,心脏科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可是他却没有听医生的话,把病历一扔,就又回单位发挥余热了。秦大叔年轻时工作干练,精神头儿足,常常为了工作连饭都忘记吃。现在虽然已是接近六旬的老人,可是他做起事来还是那样风风火火。但是,好景不长,两个月后,他因心肌梗死不得不住进医院。

温大妈是冠心病的老病号,这些年来她可真是为此吃尽了苦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她十分注意保养,但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还是常常会发生。因此,她天天都生活在冠心病的阴影下,时常会莫名其妙地担心会不会发生心肌梗死,如果发生了该怎么办,等等。结果,她整日心神不宁、忧心忡忡,常常失眠。有时她心里会暗暗地想:活着真是没有意思,还真不如早点走了算了。看了这两个病例,我们会发现秦大叔和温大妈在对待冠心病这个疾病时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像他俩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冠心病患者也认识不到自己所犯的心理问题。在他们的思想中,一想到冠心病,就马上想到要去看心脏科医生,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密切关系。

在医学上,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因此,在防治冠心病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外,还要特别注意心理方面的调适。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有专家说,解决心理问题是胜利的一半。可见,心理治疗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还是结合上述两个病例来谈谈冠心病的心理治疗。不难发现,秦大叔的心理问题在于他具有较强的A型性格和行为。目前医学界公认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和危害,可以与高血压、高血脂相比。因此,针对秦大叔的情况,改变A型性格和行为至关重要。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A型性格,并且了解其危害,还要懂得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关系:A型性格越典型,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其次,要准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忍耐,碰到问题学会冷静思索,理智分析,且不可放纵自己的感情,任其发展,更不要火上浇油。简单来说,就是要转变自己的A型行为。一旦做到这些,就一定能使冠心病向好转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纠正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方式。如,要时时提醒自己“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要学会制怒,这一点对于冠心病人尤其重要。阎敬铭先生是清代光绪年间东阁大学士,他曾写过一首《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机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这首歌应该成为冠心病人的座右铭。
温大妈的情况属于冠心病所致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冠心病患者经治疗症状得以改善之后,与发病前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情绪抑郁、社交退缩等。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变化都可以影响心跳的频率、节律与心搏出量,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可见,调适心境、稳定情绪对于预防冠心病很重要。患者需要进行情绪的表达和宣泄,尤其是消极的情绪;同时,还要认识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冠心病治疗有不良影响,所以,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才会大大增加对冠心病的抵御力,也就是心理免疫。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脑血管病一直列于前3位之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1991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城市脑血管病占死因的第3位,年发病率为2.17/‰,与日本接近,高于西方。脑血管病患者中约3/4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因此防治脑血管病,对保护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其进程,脑血管病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通常我们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容易被人忽视。
不良情绪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事实。

研究表明,不良情绪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大笑、狂喜等也可能导致中风发生,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喜中风”的记载。临床观察显示,之所以会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往往就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愤怒、惊恐、狂喜、兴奋、焦虑等各种情绪应激而触发。
不良情绪引发脑血管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紧张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其末稍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在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的作用下,使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血糖增多并动员储存的脂肪,大剂量儿茶酚胺使血小板聚集、粘附和释放功能增强,这些都成为脑血管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有研究报道,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有情绪变化因素者占67.5%。有情绪变化的脑血管病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高于无情绪变化的脑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诸如失恋、离婚、失业、晋升、亲人死亡、环境变化等生活事件也可引起过强的反应。这些都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许多资料表明,脑血管病人的A型行为类型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比例为4:1。对患脑血管病病人进行性格类型比较,A型行为类型者是非A型行为类型的3~4倍,提示脑血管病人以A型行为占优势,即具有敌意竞争和时间紧迫感等特征。

由此可见,如何正确地让自己认识自身个性缺陷,并加以干预、矫正,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脑血管病人的脑卒中发作,极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压力,表现恐惧、发怒、猜疑、悲观、抑郁和社会隔离感等不良的心理行为反应。临床实践表明,即使疾病稳定的患者,看到自己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时,也很容易产生无价值感和孤独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心境;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对生活没兴趣,烦躁、抑郁、缄默;也有的情感幼稚、脆弱,因小事哭泣、伤感,以及行为上的退化、依赖等。因此,对脑血管病人来说,要根据其不同心理特点来进行心理治疗。

脑血管病一般发病快。在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失语,或不能与他人交谈时,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念。所以,应该尽快适应由健康人转变为病人这一角色,不要害怕自己不能恢复健康。此时应重点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心理,消除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平和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当然,也可以进行适度发泄。因为发泄能使心理放松,有利于度过急性期。 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溃疡病(1) 消化道溃疡是最为常见的心身疾病。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实验室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的分泌、胃粘膜血管充盈的程度以及胃壁蠕动的变化。当心理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会导致胃肠道的心身疾病。常见的胃肠道心身疾病的有溃疡病、激躁性肠胃症候群、胃肠神经症、神经性呕吐等。

溃疡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最为常见的心身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全球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该病。
吴女士今年44岁,性格争强好胜,自我要求非常严格。近段时间她颇为忙碌。她的父亲患肺癌住进了医院,而母亲也刚刚手术康复出院,现在家卧床休息。前一段时间,她的丈夫帮她照顾两位老人和儿子,但不巧的是,她的丈夫最近突然患上了胆囊炎,也已经住进了医院,正预备手术。这个时候,儿子也正赶上要参加高考。吴女士本人工作任务很繁重,不能脱身,每天除了完成大量艰巨的工作任务以外,还要奔波于两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回家后还要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终于,在持续高度紧张和忧虑的心境下,她发生了突发性的应激性消化性溃疡。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与溃疡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那些性格内向、顺从依赖、过分自我克制、压抑、易紧张、情绪不稳、内心矛盾重重的人,在遇到压力时很难排解不良情绪,而是更多地依靠抽烟、喝酒来缓解紧张,这就更容易发生溃疡病。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学教授,退休后被请去做某著名IT公司的经理。他本人其实并不情愿做这个工作,但碍于朋友的面子,只好勉为其难。在年终要核算时,他连续工作,没有好好休息,结果胃部溃疡处血管大面积爆裂,导致急性胃出血,几乎性命不保。

这位大学教授的性格特点就很具代表性。具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习惯于自我克制,使自己在应激时的情绪得不到宣泄,从而使迷走神经反射更为强烈,胃酸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增高明显,所以就很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性格特点既是病因,又影响病情的转归。

研究表明,性格特点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它既是病因,又影响病情的转归。病人往往有如下特点:
1.争强好胜,不能松弛。多数患者工作良好,有的还取得一定成就,但精神生活过于紧张,即使休息也仍不能松弛,生活的弦总是绷得紧紧的。

2.矛盾心理。苏联著名心理学大师亚历山大·鲁利亚认为,患者具有典型的矛盾心理,求帮助的愿望和心情受到意外挫折,不得不相反表现出自信、坚持独立的态度。
3.情绪易波动但又惯于克制。患者情绪不稳定,遇到刺激经常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受挫折时特别容易产生愤怒或抑郁,而他们的自制力又比较强,喜怒不形于色,所谓“怒而不发”。这类情绪虽然被压抑了,但却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