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心身疾病与心理(1)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30 09:25浏览:

心身疾病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不良心境首先影响到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中介,最后使内脏器官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根据科学的推测,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

过去,造成人类死亡的多发病为结核、天花、鼠疫、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现在这些病很多已经基本被消灭,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而当前的多发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哮喘、溃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现在67.59%的死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这些疾病均都属于心身疾病。可见,心身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庞大的影响。
既然心身疾病对我们的影响如此硕大,那么什么是心身疾病呢?所谓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

有人将心身疾病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而广义的心身疾病还包括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症状的心理疾病。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在考察一个疾病是不是心身疾病的时候就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中一定要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刺激,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心理因素。

2.通过检查,能够发现躯体症状、阳性体征,能够找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3.所说的心身疾病不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4.在患者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持久,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普通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此外,也不会是刺激结束若干年才发病。因为此时,刺激造成的影响早已消失,假设此时发生了一种躯体疾病,要将它和早年的刺激联系起来,显然也会很牵强。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刺激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反之,如果刺激因素变弱了,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相应减轻。
(5)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治疗效果较差。

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分离观念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开始用整体的医学观点去熟悉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备受关注。然而,此时,也存在着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两个概念,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是这样认为的。其实不然,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的过程不一样。
从发病过程上看,心身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境恶化,并进一步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从而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心身医学认为,心理、环境、社会因素以及生活事件中个体不能耐受的严峻客观事件,是患病的外部条件,而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则是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因与基础。心身疾病具有内因与外因交错影响及联合作用的特点。
与之相反,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如老年性痴呆、经前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这些生理变化所导致的心理、行为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当然,心身疾病也会显现与神经系统或其他生理系统损坏相似的生理难过,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但稍加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难辨别。

心身疾病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心身疾病目前包含的范围相称广泛,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世界各国对心身疾病分类办法不同,包括的疾病种类很不一致。我们在这里按照各系统顺序列出在分类上比较认同的心身疾病。
循环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功能性早搏、雷诺病、原发性循环动力过度症等。

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难、喉头痉挛等。
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管痉挛、贲门或幽门痉挛、反胃症、反酸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症、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腹部饱胀感等。

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肥胖症、糖尿病、神经性低血糖、心因性尿崩症、心因性烦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尿道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偏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因性知觉障碍、心因性运动障碍、慢性疲惫综合征、面肌痉挛等。
妇产科的心身疾病有:痛经、原发性闭经、假孕、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心因性不孕症、原发性外阴瘙痒症、泌乳障碍等。

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脊柱过敏症、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等。
儿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哮喘、心因性拒食、神经性腹痛、遗粪症、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心因性发热、夜惊症、口吃、睡眠障碍、心因性咳嗽等。

皮肤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原发性皮肤瘙痒症、斑秃、多汗症、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五官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眩晕综合征、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咽喉异感症、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晕动症;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心因性溢泪、眼肌疲劳、眼睑痉挛、眼睑下垂;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口腔粘膜溃疡、部分口腔炎、心因性牙痛、口腔异物感等。

老年病科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老年冠心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心律失常、老年脑血管病、老年性甲亢、部分老年癌症、老年尿失禁、老年神经症等。 不良心境与心身疾病:西医对心身疾病 真正的医学应该趋于心身兼顾。
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心理现象还不明白,所以普遍相信鬼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身心二元论者,他认为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精神可以与物质分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则与此相对立,他们是身心一元论者,认为精神与肉体不可分离。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名医,也是古希腊医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医学之父”,他的闻名“体液说”认为,人体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如果比例正常就属健康,否则就是病态。心理在希波克拉底看来属于“灵魂”范畴。“灵魂”源自大脑,体液正常与否,对“灵魂”是否正常起决定作用。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对当今心理学的性格分类仍有一定影响。古希腊医学认为身心是密不可分的。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师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患病的人。所以,诊治疾病不应该忽视患者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生活对患者疾病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身心是不可分离的。而法国闻名哲学家笛卡儿认为躯体与精神截然有别:躯体具有广延性,思维则没有广延性,思维借居于躯体。但该理论面临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广延性的精神是怎样寄居在具有广延性的躯体的呢?哲学界环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猛烈的争吵。18世纪,随着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该问题从哲学层面获得了较好的解决。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心理或精神属性,只是某种格外结构的物质,如大脑和神经系统,才具有心理活动。

例如,哈特莱(英国唯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创立的理想主义心理生理学以震惊解说神经活动与心理过程。卡巴尼斯(法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则认为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而拉美特利(法国哲学家、医学博士)则认为,借助医生的手术刀可以从人体“把心灵解剖出来”。这些思想,尤其是详细钻研成果,为其后心身医学的真正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受机械论自然观(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这个时期总在寻觅精神、灵魂或思维所属具体物质的形态结构,实际上,这对于心身医学科学的发展是特别有局限的。
19世纪,心身相关认识的主流是心身同一论。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心身医学不再是凭借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了科学研究及实证知识的基础上。此后,心身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

加拿大心身医学的先驱者之一维特哥夫是广义论的代表。广义论学者认为,并不存在没有心理异常及其反应的疾病。实际上“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50%~80%。他们预言,“真正的医学应该趋于心身兼顾”。该学派提议,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不必再用“心身”和少用“心因”这两个词汇。
在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治手册》第1版中有心身疾病分类,而在第2版,则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功能障碍”。按累及的器官分类,该组障碍以情绪因素引起躯体症状为特征。通常只累及受植物神经支配的一个器官。正常时,某种情绪可激发有关生理变化;在疾病状态,异常情绪激发的不良反应较强烈而长久,且患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情绪激发疾病。该手册在其后的版本中,狭义“心身疾病”分类不复存在,而将心理因素的影响扩展至更大范围疾病。这主要是认识到,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不再非凡强调心理病因在躯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以海立坦为代表的学者倡导狭义论,主张心身疾病是一类独立的疾病,应实施专科诊治。他留意内科疾病,并将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特称为心身疾病。并提出,心身疾病可以用下列特征界定:情绪障碍为发病因素之一;通常具有特殊的性格类型;发病率有明显性别差异;同一病人可罹患数种类似性质的疾患;常有同一疾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常有缓解—复发倾向。 不良心境与心身疾病:中医对心身疾病 形神统一为健康状态,而形神失调则是疾病状态。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大约创立于春秋战国与汉代。《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王叔和的《脉经》、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以及《神农本草经》等都是该时代有名的经典医学著作。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经络,理法方药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途径。中医以朴素的唯物论作为指导思想,医学模式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古代中医学家很早就发现,人具有“身”和“心”两个方面。《黄帝内经》对心身医学现象进行了传神的描述。躯体称为“形”,心理称为“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功能的表现。从起源看,“形”具而“神”生;而从功能作用而言,“神”又是“形”的主宰,是生命现象的标志,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与“形”相互依存。
明代有名医家张景岳则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在病理上,“形衰则神无所主,神乱则形有所伤”。形神统一是健康状态,而形神失调则是疾病状态。

中医将“神”归属于具体器官的活动。“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在其主管的体制下,又细分为神、魄、魂、意、志。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可以导致心理甚至心身疾病,并分别对应相关脏器: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难过。虽然这种心身理论的抽象思辨成分比较多,但在古代就如此注重研究心身生理与病理的关系,并进行了理论思索,已经相当难能可贵。
在中医文献中也记载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心身疾病案例。其中介绍了一些有效治疗心身疾病的中医方药。还提出,可应用五行生克、情志相胜的理论做心理治疗,即“悲胜思,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其中某些记载和论述,对今天发展心身医学仍有不小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不良心境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病

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具体到心身疾病中,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是七情过激,情志内伤。西医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生也分为内外两个原因。内因,指的是易感体质或者具有某些易患素质(性格缺陷),具体是个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耐受能力,与个性、性格、人生经历等因素相关;外因,指的是外界中存在对个体产生心理刺激的客观事件。由此看来,在总体思路上,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致病因素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医非常重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心身疾病产生的主要发病机制,由于气机升降失调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若脏腑功能失调,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的躯体症状。

虽然中西医学对致病因素的认识轮廓基本一致,但在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这一问题上,西医学显然比中医学阐述得更为全面,研究得更为深入、具体。西医认为,心理社会刺激通过中介机制导致心身疾病。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因为不同的人对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反应,以及不同生物反应过程涉及不同的器官组织。所以,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现代医学对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到底是怎样阐述的呢?
现代医学对心身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趋势是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原理,吸收各派有用的观点,以形成新的理论。那么,现代医学对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到底是怎样阐述的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作为中介手段来实现的。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或良好的情绪,消极的情绪或不良的情绪两大类。积极的情绪对我们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消极的情绪如恐惊、愤怒、怨恨、焦急、忧郁和痛苦等的产生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必要反应。例如,人在感到惧怕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生理变化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发动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便会对机体器官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导致某些器官或系统的疾病。例如,过度的消极情绪,如长期不舒畅、恐惧、失望等,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导致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早在19世纪,科学家们就注重到了情绪变化和胃肠生理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1922年,有科学家在研究了人体各个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关系后认为,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并提出焦虑、忧郁、愤怒等情绪可以使消化活动受到抑制。研究还证明,情绪对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近代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以及模仿心理压力的环境,可以使受试者以及实验动物产生各种躯体功能的改变,使机体对许多致病因素的抵挡力降低。由于反复或持续地引起内脏功能发生改变,最后可以导致器官产生不可逆转的组织形态上的变化,此时,我们就有可能在临床上检查到身体出问题了。

2.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日益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矛盾冲突和竞争意识也逐渐加强,这些都可能造成人们心理紧张。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心理刺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能患上的心身疾病并不一样,当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临床研究显示,不同性格的人,容易患上不同类型的身心疾病。例如,某些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富有闯劲,爱显示其才能,比较暴躁和难于克制自己的冲动,这种人就容易发生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增高,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就很高。
对其他疾病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大都比较被动、依赖性强、顺从、不好与人交往、缺乏创造性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表现为宁静、敏感、不轻易外露情感,并有洁癖、求全及刻板等特点;而癌症患者则往往善于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于任意发泄,并长期处于孤单、矛盾、忧郁和失望的心境中。

临床研究还表示,客观环境的变化,非常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患者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格林很早就对白血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前都遭遇过心理创伤,并且病情的恶化也与患者的损失感密切相关,特别是亲人死亡,人际关系破裂等。与此相似的是,有配偶的人在配偶死亡后,存活一方的死亡率和冠心病的患病率都有明显增高。有专家曾对一组寡妇进行察看,发现她们在配偶死亡的最初6个月内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其他同龄人高6倍。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心理社会刺激等外来因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疾病,对于我们是否患上心理疾病有着关键性影响的是我们自身对刺激的评价和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出现一个心理社会刺激之后,它们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得通过我们的评价和反应才行。

美国心理学家拉泽鲁斯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通过不同的指导语言改变受试者对刺激的察觉和评价,查看对受试者心理变化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让受试者观看一个故事短片,片中描述了3个故事:一个工人被锯子割去了一个手指尖;另一个工人则失去了整个手指;还有一个工人被木头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受试者分为3组:对比组,不给予任何解释,要求受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上;理性组,要求受试者从技术上分析影片的内容,一边看一边评价工人安全操作的有效性;否认组,告诉受试者影片中的故事是演员的绝技表演。
结果发现,理性组和否认组的受试者对影片内容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而对照组却出现了明显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加快等。

这说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觉察刺激的威胁时起了调整作用,通过认知评价可以使威胁刺激贬值。也就是说,面对一个刺激,如果我们不把它当回事儿,那么它就不大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当人们受到短期忽然发生的强烈情绪因素的刺激或者长期慢性情绪因素的刺激时,都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情感发泄的冲动。如果不能通过理智和心理调适加以处理,势必会影响健康。

3.心理社会刺激引起心境或情绪的变化,那么心境的变化到底是怎样影响到各内脏器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的呢?
这个问题非常深奥。简朴地说,不良的心境或情绪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中介,最后才使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的。

研究表明,不良心境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系统和下丘脑等使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引起有关脏器的功能活动过度或不足。植物神经系统是体内支配各内脏器官的主要神经系统,一般而言,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可以有效防止机体受损,也就是说,对机体是起保护作用的。但是,如果心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出了植物神经系统的适应范围,就有可能导致它所支配的内脏器官产生实质性的损害。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分泌腺体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过程,它们本身的功能又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垂体和下丘脑所分泌的相应激素的调节和控制。所以,不良心境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引起机体的各种病变。在不良心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应该说,免疫系统就是人体的卫士,可以直接清除各种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突变的细胞,防止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研究证实,不良心境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机体对疾病的反抗能力削弱,从而容易发生感染或导致恶性病变。
心身疾病的发病要突破3道防线。

虽然心身疾病十分常见,但是,它的发病过程并不简单,心理社会刺激想要导致心身疾病,需要突破3道防线才行。
第一道防线——心理防线。

认知和评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心理活动,认知是接受信息,评价是对信息的性质作出判定。与躯体性疾病过程不同,心理社会因素能否致病,认知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心身疾病发病中有“扳机效应”。积极的评价不仅不会致病,还可能使心理社会刺激成为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认知评价过程,其中,人格特征、对刺激的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许多研究证实,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在研究性格与冠心病发病关系时发现,多数冠心病发病之前均表现出特殊的性格特征:雄心勃勃、做事仔细、竞争性强、固执己见、急于求成、有敌意感,称为A型性格;而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称为B型性格。癌症患者则常将不痛快的体验指向自身,表现出忧郁、失望、易悲哀、缺少情感表示和情绪压抑等性格特征。因为病人常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疾病,并建立了对特殊刺激的反应模式,所以一般认为,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发病产生影响。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病情表现、病程长短以及转归都可能不尽相同。

深陷危险境地,有人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方式,有人则可能采取自罪、自责、自伤、甚至自杀等比较极端的行为方式。个体采取怎样的应付策略,与他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人,其应付策略的有效性明显低于外向和情绪稳定的人。
知名心理学家苗丹民教授在一项关于心理社会刺激应付策略有效性的研究中发现,应付策略无效将会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应付策略有效与否有着重要的人格结构基础;应付策略失败,将主要导致强迫、焦虑和恐怖的负性情绪发生。

社会支持是人通过社会联系而获得他人或团体的支持,也就是个体与他人或团体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不但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也会改善个体面对心理和社会刺激时的适应和应付能力。
有人研究了成人社会支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客观的、实际可见的支持和主观的、心理或情感上的体验,如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足程度。其特点是,不同群体对社会支持主体的需求不同,如对战士来说,来自排长或连长的支持和鼓励,比来自一般战友显得更为重要;不同的社会支持主体提供的支持形式在不同情景下作用不同,犹如学提供的支持对处理家庭问题不如对非家庭问题有效;个体对不同支持主体给予的支持的理解不同。

此外,同一类的心理社会刺激发生次数越多,造成心境变化的强度就越低,对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就越小。这是因为个体已经积累了多种适应和应付能力的结果。
第二道防线——心境调适。

一般来说,积极的认知评价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样,消极的认知评价也将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即使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引起了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不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愤怒、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本身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正常心理反应。
人类如果没有这类情绪反应,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特别是当这些情绪波动是短暂的、轻度的,人体完全可以通过心境调适让情绪活动恢复正常。但是,当负性认知评价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心境调适的能力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否认、猜疑等负性情绪反应,就可能导致躯体病变。

有两种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可以致病。
第一种是忽然性的超强度紧张刺激。比如,亲人骤然死亡、生活中的意外伤亡、威胁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等。这种应激刺激达到极高程度,可以忽然性地突破心境调适能力的极限,使机体丧失适应能力,进而导致生理学方面的变化。

第二种是持久性的劣性刺激。劣性刺激接踵而来,或某种劣性刺激导致长期的不良心境,压抑的情绪反应得不到必要和有效的疏泄等,以持续累积的方式逐渐攻克心境调适的防线,使机体自我调节功能受损,失去心理平衡,继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紊乱和机体器官的病理改变。
另外,在同样应激刺激条件下,人与人在情绪反应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第三道防线——生理屏障。
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激发负性情绪体验而引发一系列躯体生理生化变化,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这些生理反应是人体动员全身潜能以应付面临的刺激的生理屏障。

在心身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过程的研究中,生理屏障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机制。
生理始基指的是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机体的生理学特点。例如,在溃疡病的发病中,胃蛋白酶原增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调查发现,发病前,溃疡病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很高,由此推测,胃蛋白酶原增高可能是发生溃疡的生理始基。假如只有心理社会刺激,心理屏障遭到破坏,但没有溃疡病的生理始基,也不会发生溃疡病。

另外,心理社会因素以各种信息形式作用于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又是通过生理中介机制,使各器官产生病变。比较重要的中介机制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不良心境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防治 心身疾病的防备应当同时兼顾心、身两个方面,从早做起。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当同时兼顾心、身两个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预防应从早做起。

按照预防医学的观点,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三级。
1.第一级预防是防止心理社会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

《内经·上古天真论》上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提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一般就不容易患上心身疾病。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当越早越好。

2.第二级预防是防止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失衡阶段发展成为功能失调阶段的重要措施,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第二级预防的核心。
祖国传统医学特别重视对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华佗的《青囊秘录》一书中早有“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医其病”的论述,又如,《汉书·昭明文选七发》中记载:吴客只以要言妙道开导生病的太子,使之幡然悔悟,端正了思想,放弃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使身体恢复了健康。这些都表明祖国传统医学在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方面早已开了先河。

3.第三级预防是针对患者在经历心理失衡、功能失调进入躯体疾病阶段情况下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这个阶段一方面依靠有效的药物,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估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
此外,也可以将心身疾病的预防划分为个体预防和社会预防两个方面。个体预防是针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的,包括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分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以及培养健全的性格等。
心身疾病的个体预防还包括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有目的地丰富个人生活经历,学会一些缓解心理刺激的技巧,如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等,提高个人的社会忍耐力以及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因为协调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加社会支持,也会帮助改善个体认知能力,缓解情绪体验的强度,疏通负性情绪外泄的渠道,促进良好情绪的保持。
另外,有目的地培养个人良好的情绪防备机制,提高个体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强刺激作用下,懂得采纳合理化手段,消除内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和痛苦,从而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社会预防是通过改善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形成优良的社会氛围,避免人为的精神创伤,以此来达到预防心身疾病发生的目的。
心身疾病的治疗要兼顾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诸方面。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性疾病,所以,原则上心身疾病的治疗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躯体疾病治疗、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三者相互配合,可获较佳疗效。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有所侧重。或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精神药物治疗及躯体疾病治疗;或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许多心身疾病都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躯体治疗措施。每种心身疾病都有其药物治疗常规,应依病情具体实施。例如,支气管哮喘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高血压采用降压药治疗,溃疡病采用制酸剂治疗等。由于这些疾病都有组织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躯体治疗一般能够缓解症状,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可能不理想,停止药物治疗后症状很可能会复发,所以,非常需要适合的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精神药物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但对正常精神活动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注意:精神药物的应用应当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应遵循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其重点包括减轻自身的抑郁、失望、焦虑、否认、依赖等异常心理反应,学会情绪表达,并以新的认知取代旧有的错误认知。适当的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异常心理,促进机体的代偿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使躯体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精神支持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自我练习与生物反馈疗法、心理分析、认知疗法、暗示疗法等。可依据自身及其四周环境的具体情况挑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