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导致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有哪些?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8-10 07:19浏览:

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的药物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直接影响甲状腺细胞以及抑制垂体分泌TSH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些药物包括:

生长激素抑制素

生长激素抑制素的类似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其导致甲减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垂体促甲状腺细胞功能,降低TSH水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

含碘化合物

酪氨酸残基在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步骤。我们可以理所当然的认为碘过多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形成甲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机体有能够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的机制,当碘过多时,甲状腺自身会抑制碘的有机化,这一过程称为碘阻滞效应。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桥本病)的患者中,发展成为碘诱导的甲减的可能性更大。碘存在于很多种药物中,如胺碘酮、碘化钾(SSKI)、卢戈氏液、CT造影剂、维生素类及局部抗菌剂。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经常用于精神治疗中心的抑郁症患者,能明显抑制TSH的合成与分泌。多巴胺的同系物多巴酚丁胺同样也可抑制TSH的分泌,但其抑制能力并没有多巴胺强。

锂通常用被用来治疗躁郁症。许多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锂对甲状腺功能有多重影响。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接受锂治疗的患者,发生甲减的概率高达20%。而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接受锂治疗后更容易引发甲减。

贝沙罗汀

贝沙罗汀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及作为类视黄醇X受体(RXR)兴奋剂,贝沙罗汀能够抑制TSH的合成和释放,使TSH的水平下降,在停用后TSH水平又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提高甲状腺靶细胞的敏感性并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T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