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炎是经由飞沫感染的疾病,细菌入侵鼻腔或喉部,经由淋巴管或血管,到达脑膜后,就会发病。秋冬时最为多见,潜伏期为2-3天。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有暗红色的瘀血点、瘀血斑及颈项强真等,脑髓液有改变。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后,此病的死亡率已大为减低。不过,即使治愈,也很可能留下脑积水、脑性麻痹、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此病必须使用抗生剂进行强力的治疗。
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病人就地进行隔离和治疗,做好疫情报告工作。病人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加强对疫情单位和地区的疫情监视,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对上感、鼻咽炎、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的疑似病人均应给予足量的磺胺嘧啶治疗,疗程5天。
2.到医院注射菌苗或药物进行预防。
3.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大型集会和大的集体活动,居室开窗通风,个人应勤晒衣服,多晒太阳,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