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预防春季"三疹"的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2-24 10:42浏览:

预防春季"三疹"的方法
 
3、4月份,是麻疹、风疹与病毒疹的好发季节。
 
"三疹"多见于小儿,且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皆有发热、咳嗽、咽痛、出疹等临床症状,加之目前不典型麻疹逐渐增多,故"三疹"极易混淆。正确识别"三疹",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儿的体温一般较麻疹为低,流鼻涕、淌眼泪轻微。常于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疹。疹子先于面部和颈部,可一日内遍及全身,第3天可以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其疹子比麻疹小,浅红色。疹子从第4天起依次消退,退疹后无棕色的色素沉着斑,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它的特点。风疹对孕妇有害,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时,容易发生胎儿畸形、死胎、流产等,最好中止妊娠。目前风疹疫尚未问世,对风疹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要加强护理,让孩子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风疹病儿在出疹的5天以后,就没有传染性了。因此,住在家里的病儿,一般不需要隔离。
 
病毒疹一般为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呼吸道合并胸病毒所致。近年来发病数日见增多,感染者多为11、12岁的儿童。初发临床症状较轻,皮疹出现没顺序,以胸、腹部出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且皮疹消退快,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感染了病毒疹时,可有耳后、腋下淋巴结肿大。病毒疹传染性较强,儿童感染了病毒疹后,需立即隔离治疗。患儿家庭及上学的教室应进行空气消毒。
 
不宜预防接种的情况
 
一般来说,患急性传染病及其恢复期,或者正在发热,或者患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活动性肺结核和风湿热,以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的小儿,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早产儿、难产儿及体弱的新生儿,需要等健康状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接种。有惊厥及大脑发育不全的小儿不能接种百日咳疫苗,拉肚子时不能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此外,对某些预防接种还有特殊禁忌的:有结核病史或结核菌试验呈阳性的小儿不能接种卡介苗;有癫痫、抽搐,或患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症)者,不能接受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有免疫缺陷的小儿,不能接种活疫苗或活菌;在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暂时不能接种荨麻疹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