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斜视种类与疗治
①先天性外展视神经麻痹(第六脑神经麻痹):永久性的先天性外展神经麻痹较不寻常,通常是某种症候群的其中之一项表征。而暂时性的新生儿外展神经麻痹则不时发生,大都能在出生后六周内复原,发生原因仍不明,某些学者以为与生产过程脱不了关系,也有学者以为与先天性内斜视的形成有关联。但绝大多数的婴儿最后都恢复为正眼位。
②裘安氏回缩症候群:裘安氏回缩症候群是婴儿眼球外展运动不能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征为眼球外展运动受限,而当眼球做内转运动时,眼睑缝隙变窄且眼球有内陷现象。此症候群可单侧性发生(右:左约为1:3),抑或两侧发生(约占20%)。可同寺合并鳃裂异常,如Goldenhar症候群(耳、眼。脊椎异常)或合并神经支配异常,如“鳄鱼眼泪”(即咀嚼流泪反射)及MarcusGunn颚动眨眼现象等。
大部分的裘安氏回缩症候群病例都是内直肌与外直肌的不正常共同运动所致。有临床病理报告证实病人的外展神经核及外展神经不存在,而外直肌是由动眼神经下支神经的一条分校所支配。
裘安氏症候群的眼位可能是正眼位或外斜视,而较常见的是内斜视。婴儿头部常转向受犯侧,以期眼位保持正常,发生此现象的时间与一般立体感要开始建立的时间吻合。而一般在婴儿期尚不需治疗,但在学龄前的儿童建议进行手术以矫正头部转向及眼位问题。
③动眼神经麻痹(第三对脑神经麻痹):临床上所碰见的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病例,常合并其他神经学上的异常,大都为单侧发生,受犯眼呈外斜及下斜眼位,有时也会有眼皮下垂及瞳孔受犯情形。治疗方面除了矫正受犯眼的弱视问题外,常需同时进行多条肌肉手术以改善眼位,也需进行提睑肌手术以解决眼皮下垂问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先天性症候群可能会有动眼神经的异常支配肌肉情形,而发生类似前文裘安氏回缩症候群的表征。还有一种情形,称为周期性动眼神经轻瘫痪,为出生即具有之单侧安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每次发作时约1-M分钟,随后下垂的眼皮即抬高,瞳孔可以收缩,眼球可以内转,但好景不长持续不了几秒,麻痹现象又周而复始的发生了,而这种情形会持续终身。
④上斜肌麻痹:在儿童身上所观察到的单侧上斜肌麻痹几乎都是天生的,只是很少能在新生儿期就被诊断,通常都在较大时才因其补偿性的斜颈问题而求医。此种情形必须和颈部肌肉纤维化之斜颈做鉴别诊断,通常只要将麻痹眼遮盖,此种上斜肌麻痹引起的斜颈就能消失。以手术矫正为主要治疗方法。
零岁至一岁的婴儿处在人生阶段的刚开始,身体的各部位功能仍在发育,不仅难以检查出病症的所在,而在有了结果之后,相信所有的双亲都会陷入该不该医疗,需不需要这么早就开始,做了以后,对孩子一定会更好呢?还是再等等看?重重疑问中,的确令人难解,尤其医技日新月异,新的研究及治疗方式不断出笼,使得家长的心更乱了。本文就常见的几项眼位问题做介绍,希望能给读者稍稍解答,而孩子如果有问题,不论父母能做多少,只要跨出第一步,都比在原地踏步不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