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常洗手可减少感染
对于学龄儿童因接触感染的机会增加,角结膜炎的罹患概率就增加很多,角结膜炎的患者是因病毒感染,多数是腺病毒感染造眼睛红、流泪、怕光和视力模糊,患者的泪液具有传染性,所以须多洗手,以免污染家里的环境造成家人的感染,往往这一类型的红眼症,会造成全家感染形成所谓“全家福”,治疗上可使用含类固醇的药水以减轻不适。部分患者会有耳前淋巴腺肿大或咽喉炎及发烧的症状,眼皮也会水肿,甚至结膜下出现才会痊愈。一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也会出现红眼及流泪的现象,但症状远比急性角结膜炎轻微,不须太过于紧张,当感冒症状好转时,眼睛的症状自然会改善。近年来因卫生条件的改善,砂眼的患者已大为减少,但砂眼的患者在临床上仍与结膜炎的症状类似,也会有轻微的红眼、流泪、眼睛痒的情形,在诊断上须小心,因为砂眼的治疗须使用抗生素眼药,与一部分结膜炎不同,在治疗上须较长的疗程不可不慎。
②早期诊断治疗
除了因感染或过敏引起的结膜炎外,对于流泪分泌物增加的儿童,还有其他较少见的情形须要鉴别诊断,例如外伤或异物侵入、青光眼、葡萄膜炎等,都会造成异常的流泪和分泌物增加。儿童因活动量大,外伤的机会也大,无论是钻笔或纸张伤及角膜或结膜;或者是异物如砂粒侵入眼睛,都会造成红眼、流泪及怕光,务必小心检查及早治疗,以免使伤害扩大。先天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也会有流泪畏光的症状,而这两种疾病须由眼科医师检查才能过滤得出来。在治疗上,也与其他的红眼流泪的疾病不大相同,这有待细心的家长与医师共同合作,才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而言,对于分泌物增加、流泪的小朋友,可能是家长心中的一个阴影,而其病情可大可小,还是建议家长让眼科医师为您分担忧虑,带您的小宝宝做个检查,一方面可以及早治疗,一方面也可减低心中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