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婴幼儿中耳炎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1-18 09:14浏览:

婴幼儿中耳炎
 
(1)中耳炎产生病因
 
中耳和外耳道以耳膜隔开而和鼻咽部经由耳咽管交通。正常的人体生理,耳咽管有以下的功能:(1)保护中耳,不被已感染的鼻咽分泌物所侵犯;(2)允许中耳的液体人鼻咽部;(3)促使中耳通气,平衡耳膜内外的压力。所以在飞机快速爬升或下降时做吞咽口水的动作,或喂婴儿奶瓶,可以防止耳膜因内外压力不平衡引起的耳痛和婴儿哭闹,即是经由耳咽管达到此目的。若是耳咽管的组织水肿,或类淋巴组织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增生,进而阻塞耳咽管,则中耳内产生的负压会使局部组织渗出液体,造成积水性中耳炎。鼻咽部的细菌,若是耳咽管畅通,通常不会留置在中耳。如果耳咽管阻塞,则这些细菌可能滞留在中耳内。若不被中耳内层层的防御系统所制服,而在中耳的渗出液内增殖,则会产生急性蓄脓性中耳炎,即是一般人所称的“耳朵发炎”。
 
婴儿所发生的蓄脓性中耳炎,有40%是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这和临床上观察到的肺炎球菌感染会产生高烧和疼痛息息相关。很多容易感染中耳炎的幼儿在婴儿期(一岁以下)都是感染到肺炎球菌中耳炎。在五岁以下,第二常见的是嗜血性杆菌,再其次是链球菌。约有1/4的中耳炎并无细菌感染。
 
(2)中耳炎有何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发烧和耳疼容易使父母联想到耳朵发炎的可能性,但只有少数的病人表现出这些症状。婴幼儿可能只有发烧和哭闹,没有其它的症状。但细心的父母,若是自己照顾小孩,可以发现到幼儿频抓耳朵,一耳或双耳,而显得焦躁不安。年纪较长的孩童,可能会抱怨耳朵内有充盈的感觉,并非疼痛,但疼痛亦可能合并发生,这是因中耳内压力增高之故。最常见的表现症状却是不安和流鼻水。利用有光源和放大镜的耳镜直接检查耳膜的变化是诊断的必要手段。耳膜发红并不是充要的条件,因为号啕大哭和发烧皆会使耳膜发红。更重要的变化是耳膜肿胀,耳膜上的光反射区和正常可资辨认的结构消失,和耳膜的活动性减低。通常耳膜的活动性可以利用耳镜附件的橡皮球打气来做检查。较进步的方法是利用耳膜压力测量器,检查耳膜在不同压力下的活动性,并绘图记录在纸上,这是比较客观的机械性检查方法。
 
正确的诊断,往往需要知道如何小心地使用耳镜,和对不同阶段的中耳炎的知识。幼儿可能只表现发烧和耳疼,婴儿可能是发烧和哭闹不安,但耳镜检查结果是正常。但隔天再检查,很多小孩就呈现急性中耳炎的变化。有些幼儿的耳膜却很容易看到红肿,而且耳膜后面有气泡,或是空气和脓的界面,因为耳咽管继续通气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