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杆菌的潜伏期很短,也就是在食入后的12-48小时,会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腹泻,约有一半的病童会伴随发烧,通常体温在38-39度之间,上述症状约可持续3-5天,大概要一星期才会痊愈。其中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其程度可由轻度至重度不等。轻度腹泻时,每天只有数次的软便,而严重腹泻时,则像霍乱一样,发生大量水泻,或像痢疾一样的血便。对于婴幼儿或年纪大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症状通常比较严重。另外,在婴幼儿中,如果还引起严重腹泻,将造成水分及电解质大量流失,易发生脱水或电解质不平衡,如果没有适当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会造成休克而致死亡。如因长期腹泻,不加处理,很容易转为慢性,这样小肠绒毛在长期破坏下,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因而会使婴幼儿的发育迟缓,尤其是脑部发育,在两岁以前是发育最快的时候,如果营养不足,常会影响智能的发展。
(3)肝菌肠炎诊断
当病童发生腹泻时,由临床症状很难区分为何种病菌所引起,因此常需配合粪便的检验。在粪便常规检查时,通常可以见到粪便内带有化脓细胞,中性白血球及粘液,有时也会有出血现象,其程度可由潜血反应至肉眼可观察到血便;要诊断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胃肠炎,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粪便培养,有时也可使用血清中O或H型抗体的测定,作为辅助诊断。
(4)应急处理方法
处理婴幼儿腹泻,最重要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而中止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也是处理的原则。因此在急性期,营养。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最为重要,如果病情不严重,婴幼儿仍能口服时,则可喂食已经消化过的元素饮食或半元素饮食,来维持病重的营养,以期能修复受损的肠道绒毛。另外饮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饮食需由易消化分解的食品开始,量也要由少渐多,间隔渐次拉长,最后才恢复到原来的正常饮食及量。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病童无法进食,或是持续呕吐,加上病童活动力明显减低,尿量减少,体重急速下降,皮肤失去光泽,松弛,则必需立刻送医治疗,由静脉给予水分及电解质,另外还需加上高能量的营养物质。
当婴幼儿发生腹泻时,如果原因尚未查出以前,父母亲最好不要随便给病童止泻剂或抗生素;根据调查报告,止泻剂对细菌性胃肠炎的病程并无帮助,反而有害。另外止泻剂或抗生素使用在细菌性胃肠炎时,可以造成肠道蠕动变缓,增加细菌毒素的吸收,也可造成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正常肠道菌落的消失,引起其他病原体的滋生,造成另一次的腹泻或伪膜性肠炎;甚至引起长期性带菌现象。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引起许多副作用,因此不可不慎。在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胃肠炎,除了病童是:①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②有免疫机能障碍;③有全身性侵犯,如败血症、伤寒;④严重营养不良,否则均不需给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