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伤折骨
孩子在玩耍、学走路、受到重物撞击、跌倒时都很容易发生骨折,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骨折了,那么如果骨折了会有哪些症状呢?
①孩子身体局部有疼痛和压痛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⑤孩子身体活动反常,不该活动的地方产生活动。
⑥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的摩擦声。
如果确认是骨折后又该如何护理呢?不同部位骨折处理方法也。
1.肘关节以上的上臂骨折
固定用的夹板长度应从肩头到肘关节,包扎后再把上胸前。如果一时找不到固定材料,也可把上臂用皮带或布带与前胸捆在一起,并将伤肢这一侧的衣襟剪一个小洞,把衣襟向上反折,兜住伤臂后,扣在第一或第二颗纽扣上固定。
2.大腿骨折
可用一块相当于从足跟到腋下长度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膝盖后稍垫衣服,再用布带将伤肢和夹板一起捆紧夹板。布带等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木板、树枝、竹竿、木棍、纸板、雨伞、腰带、衣服等均可。如果实在没有适当的材料,也可将两腿包在一起,利用未伤的腿来固定功仓旨丧失。
④受伤严重时肢体出现畸形。
②受伤局部有肿胀,瘀斑。
③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伤腿。
3.小腿骨折
固定方法与大腿类似,只不过夹板的长度只需从膝关节以上到足部即可。提醒注意的是,腿部发生骨折的孩子,如果您只能自行将其送往医院,则应先设法将患肢固定,以免运送过程中由于断骨的活动使伤势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