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简析智力障碍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2-02 08:39浏览: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各种不良的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不只是智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同时由于整个心理发展迟滞,常有不良行为的发生。当问题发生时由于他们的怪异行为造成我们的不解,甚是误解,导致更大的沟通障碍,引起恶性循环。
一.情绪失控行为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生理上的病理基础,他们的心理问题有时很难找到直接的外界原因。重者且不说,非特殊教育与训练所能达到效果。但轻度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特殊教育与训练往往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当轻度的智障儿童情绪失控时,比如哭闹不止,暴躁、悲伤还有害羞孤独等次要情绪和背景情绪。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可能的原因有几点:
1.他的生理需要未得到满足比如(呼吸、水、食物),如果这些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的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2.他的安全需要未得到满足(比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如果人们感到有安全方面的威胁,就很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何况是有缺陷的智力障碍儿童。
3.他的情感与归属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比如亲情、友情、物品的归属等),人人都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主要是看亲情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物品的归属问题。
二.不良适应行为(攻击行为)
美国智力障碍协会适应性行为量表的第二部分主要罗列了智力障碍儿童不良适应行为的类型,包括攻击性、反社会性、反信、退缩,刻板、应对失态、口语反常、怪异习癖、自伤、活动过度心理困扰等。这些不良适应行为虽然都能在智力儿童身上找到,但并不是每类行为都有相同的发生率。智力障碍儿童主要不良适应的行为有4种:①自伤行为,主要指个体的举动足以伤害自己的躯体;②刻板行为,是指反复的,没有变化的,发生频率相当高的,而且不具有任何适应功能的反应;③攻击行为,指个体面临压力、挫折和痛苦的事件,或处于不愉快事件所类化得的情景时,借助语言或肢体动作来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④过度活动,即伴有注意障碍的多动行为。主要浅谈攻击行为发生可能的原因:
1.内驱力的表现。弗洛伊德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观点,而攻击行为的内驱力就来自于“死亡本能”。那是指人们潜意识中死亡,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愿望。
2.过度的压抑。家庭、学校、社会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而强加给孩子自己的主观认为。智力障碍儿童由于与心理的缺陷内心的压抑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3.安全感的缺失。由于家长没给够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导致孩子不得不用极端的方式吸引家长、老师的注意。智力障碍儿童因为心理年龄很小更需要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更需要爱与关怀。
在智力障碍儿童出现一些怪异行为时,应正确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以至于制定正确的矫正方法,以减少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从而达到特殊教育与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