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最大特点就是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组织的更新及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儿的健康及其正常的生长,而且对将来成人期的健康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合理的营养有助于预防成人期的疾病。
如儿童期的钙摄入充足,可以使成人期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机会减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1-3岁幼儿期孩童的营养需求和膳食特点。”
幼儿的营养需求
在孩子1-3岁之间的生长速度相较于1岁以前是有所减缓,但仍然是脑和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
在出生后第2年内体重可增加2.5-3.0Kg,身高增加10-12cm,以后体重每年递增2Kg,身高每年递增5-7cm。
这个时期,当初婴儿期丰满的皮下脂肪开始逐渐减少,肌肉开始逐渐发达起来,20个乳牙约在2.5岁出齐,咀嚼和消化能力明显增强。此间孩子的营养需求高于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能量在1100-1200kcal之间。
幼儿的膳食特点
幼儿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较婴儿期成熟,但乳牙尚未出全,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仍不完善,而饮食正从乳类为主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再配加鱼、肉、蔬菜等混合饮食。
为了保证孩子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安排膳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充足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以食物为主,适量奶类。1-2岁的小儿每天供给500ml配方奶或牛奶,2-3岁可减少到300-400ml。
②食物种类应该多样化,烹调方法适合幼儿的特点。从半流质到软饭,食物应以细、软、烂为主。
③由于幼儿期的胃容量和消化酶的分泌有限,但需要量相对较大,因而,进食次数要多于成人,每天5次,即3餐加上午、下午点心各1次。以后逐渐减少为3餐加上午点心。
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使小儿保持正常的食欲,特别要注意避免小儿养成挑食、偏食和多吃零食的不良饮食习惯,防止营养素不均衡而造成单个营养素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幼儿的元素补充
饮食中需要注意选择含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B、C、D和叶酸)等的食物,必要时可添加这一类的补充制剂。
随着小儿乳牙的逐渐长出和消化能力的增强,可适当调整烹饪方式,并在蔬菜的选择上放宽范围,这对增进幼儿的咀嚼能力、锻炼胃肠道功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非常有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安全”,当咀嚼能力还未完善时,要禁止给与整颗葡萄、圣女果、果冻、花生、各种豆类、话梅和含有鱼刺、碎骨的食物,避免不慎进入气管引起窒息以及刺伤咽部和食管。
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生活习惯的形成时期,已经养成的习惯一般不易改变,所以,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对其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小叮温馨建议: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的观点要统一;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不让各种零食充满儿童的生活空间;营造温馨的就餐环境;父母做到言传身教,起到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