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盘点引起宝宝便秘的四大原因 对症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07 19:42浏览:

 宝宝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便秘呢?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1、排便次数
 
通常两天以上不大便就有便秘的可能,但每个人排便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不可单从次数上来判断是否便秘,需要综合宝宝的其他情况,如大便的软硬程度、排便量、宝宝的食欲和情绪的变化等各方面来判断。
 
2、软硬程度
 
大便在肠内沉积的时间越长,就会因水分被吸收而变得越坚硬。1个月大的婴儿,大便通常呈水状,2~3个月大的婴儿大便也比较软。如果不是这样宝宝则有可能得了便秘。
 
3、宝宝排便时是否费力
 
如果宝宝便秘,排便时会显得很费力,小脸憋的通红。
 
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
 
1、饮食不足
 
小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使大便余渣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不易排出。
 
2、排便不规律
 
由于排便时间不规律且缺乏相关训练,没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时虽有排便的感觉,但由于贪玩或其他事情干扰,宝宝可能会有意识地抑制便意,时间一长,肠内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积于肠内,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谓的习惯性便秘。
 
3、药物作用
 
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弱而便秘,如胆碱能药物、抑酸剂、某些抗惊厥药等。
 
4、精神因素
 
小儿环境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突然精神刺激如焦虑,抑郁等可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不同程度的短时间便秘。排便时疼痛,肛裂疼痛,对卫生间环境不适应和个人情绪不佳等可导致便秘。
 
宝宝便秘怎么办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婴儿从3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故一般选择在进食后让宝宝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励宝宝多运动
 
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
 
3、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比如:红薯、土豆、南瓜、空心菜、西兰花、豌豆、大豆、菜心以及梨、杏、李子、西梅、蓝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