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儿童用药准则,任重而道远。今日,国家药品监督局迈出了新的一步,重新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的使用规则。
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
修订实行后,含可待因感冒药的说明书中,“禁忌症”一项内容将被修改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儿童用药”改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
也就是说,在我国不可以再对未成年人使用含可待因类感冒药。如在医生开药时发现该类药品,可果断拒绝使用。
可待因到底是什么?
上文提到的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属于鸦片类药物,作药用时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其硫酸盐或磷酸盐常被用于药品中,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对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效果尤其出色。
由于这类药品能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也与祛痰药同用,抑制有少量痰液的剧烈咳嗽。
另外,可待因能够止痛的特点,使得它也被用于中等度疼痛的镇痛,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作为辅助用药应用。
由罂粟中提取,决定了可待因必然存在不良反应
与用作毒品时一样,长期服用含有可待因的药物可产生依赖性,甚至可能成瘾。
单次口服剂量超过60mg的该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兴奋、烦躁不安、瞳孔缩小、呼吸抑制、低血压、心率过缓等症状,小儿过量可致惊厥。亦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及眩晕,心理变态或幻想,震颤或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等。
专家表示,虽然使用可待因制药的初衷是止咳,但由于其本身的成瘾性,也可能成为一种隐形毒品,危害青少年成长,本次修订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望广大家长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