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说话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不用太操心。可是,有一些孩子就是迟迟不肯开口,真是急死了全家人。
事实上,身体、心理、家庭等因素都可能让孩子说不出话
1、心理因素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陪伴。很多人由于工作原因,难以抽出时间,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干脆让他们独自在家。长期缺少合适的交流,孩子会相对自闭一些,变得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如果年龄较小,往往会延迟学会说话的时间。
遇到这种状况,父母往往会将其归结为疾病影响,使得孩子更加自卑,进一步加重自闭情况。
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这样一来,孩子的心态才会逐渐恢复正常,愿意正视自己。
2、家庭影响
在部分家庭中,由于性格、夫妻关系等原因,存在着父母都不爱说话,孩子也不敢说话的情况。如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数缺乏与他人说话的意愿,在学说话上较同龄人要晚不少。
另外,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受到过度惊吓,也可能形成心理阴影,影响说话。
对这类情况,就需要父母多创造孩子与同龄人交流的条件,通过一起玩耍促使他们学习说话。如果孩子实在怕生,可以利用音乐来鼓励他们跟着节奏哼唱,产生开口说话的欲望。
3、身体问题
学说话的关键在于模仿,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听力障碍,无法听清别人说什么,所以即便其它器官发育都正常,也学不会说话。
有这种情况的孩子,一般只能通过佩戴助听器或去特殊学校学习说话。听力损失严重的,还需要相应治疗。
所以,如发现孩子听不清声音的迹象,就应尽快到医院做检查,采取相应措施,越早做效果越好。父母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让孩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