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小孩容易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父母应注意小孩的防风防流行病,在对小孩的疾病防治上多做准备。春季乍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春捂秋冻,父母要注意给小孩多穿衣服,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如家长可以给小孩衣服里面套个马甲。春季渐渐天长,早晨空气清新,万物生萌,家长要让小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好还可以来个晨跑。小孩运动完出了汗要给他擦干,贴身的汗湿衣服要注意更换,注意预防感冒。为防止小孩春困,家长最好保证小孩每天睡9~10个小时,培养小孩的运动习惯。此外春季可以对家居进行绿化,多摆几盆盆景花卉,对于小孩乃至全家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会有正面积极的影响。此外,居室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春天还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散步、踏青、春游,这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培养小孩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饮食原则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将会增强,进食量也随之增加,进而身体迅速生长发育。营养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基础,父母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机,合理地给他们增加营养。同时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小孩常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那么春季该摄取哪些营养以及怎样调整饮食呢?很简单,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春天里来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春季小孩食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注意营养平衡。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2)春季饮食重养肝。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小孩身体娇弱,免疫力薄弱,最易感染细菌。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可能导致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
(3)饮食要养阳。人体阳气保卫人体不受病邪侵袭。按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春天宜多给小孩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小孩阳气充实,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疾病的侵袭。此外,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补肾,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如葱、蒜、韭菜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样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中医学认为,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而肝旺却可伤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还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的食物,以免肝旺伤脾。而甜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
(5)饮食要清淡。春季小孩饮食应该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同时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第24章绿色营养美食食谱(4)
(6)平时要让小孩多喝水。饮水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让小孩多喝冷饮。
(7)多食蔬菜。小孩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导致小孩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及各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一定要给小孩多吃些新鲜蔬菜,以保证营养均衡。常见春季养肝补肾的食物有大枣、桂圆、核桃、蘑菇、芝麻、花生、动物肝脏、鱼虾、木耳、鸡肉(蛋)、鹌鹑(蛋)、豆制品、排骨、胡萝卜、山芋、黄花菜、笋、香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