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小儿淋巴样息肉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9-16 19:24浏览:

 一 概述
小儿淋巴样息肉,实际上不是息肉而是结肠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于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增生引起,可能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在末端回肠黏膜下集合淋巴结增大增多,X线下钡剂灌肠或内窥镜检查时,均可见类似息肉样变,因此常与真正息肉混淆。小儿淋巴样息肉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二 病因
尚不明确,其淋巴结样增生,有人认为系对病毒、消炎药或感染的过敏性非特异性反应。
淋巴样息肉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细胞集聚,使肠黏膜突出成结节状,结节平均为1~5毫米直径。
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慢性失血性贫血,偶有腹痛,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个别患儿可发生急性大量血便,部分患儿可无症状而在检查时发现,可行X线钡餐,钡灌肠及活体组织检查以确诊,要与白血病侵犯肠壁(末梢血象及骨髓象不正常),家族性息肉病相鉴别。
四 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可发现血红蛋白减少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大便常规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其他检查均正常。
1.X线钡餐、双重气钡灌肠造影
显示均匀的充盈缺损和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有别于幼年息肉和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
2.内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
3.活体组织检查
为正常黏膜,黏膜下为淋巴组织增生。
五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确诊。
六 鉴别诊断
1.白血病肠壁侵犯
有白血病的其他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
2.其他
应注意与家族性息肉及多发性腺样瘤息肉鉴别。
七 治疗
由于该病有自行消退的特性,故确诊后可给以对症治疗、控制症状,并随诊观察,待其症状消退。本症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