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1:40浏览:
次
门诊日记
2天前2008,03,22周六我出特需门诊,上午接诊9个病人,其中2个孩子使我感触很深。一个奶粉过敏腹泻的3个月孩子已在上篇文章谈及。另1个孩子的心因性咳嗽也使我感触颇深。
7岁女孩,因间断咳嗽半月就诊。起病曾低热1天,伴流涕3天。就诊过程仔细询问病史:3年前在某3级甲医院呼吸专业诊断为哮喘。曾服除哮喘发作期行控制治疗,还服顺尔宁维持治疗5个月。体检:除咽部轻度充血,无心肺听诊异常。引起我注意的是患儿在母亲叙述既往史和我给予听诊时患儿咳嗽不止。为排除环境因素过敏咳嗽,我建议家长查血常规和嗜酸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正常。我作出心因性(或习惯性)咳嗽和呼吸道感染后过敏性咳嗽(有关知识请待以后文章)诊断,并获得家长认同。母亲还忽然回顾:曾经有一次孩子咳嗽不止,脸通红,家长异常焦急,孩子咳嗽更加重,无意识告诉孩子,你如果自己能止住不咳嗽妈妈就给你买喜欢的“××”(哦我可忘了家长说的什么东西!),没想到她很快咳嗽就止住。
门诊无热性儿童咳嗽是儿科常见病,除变异性哮喘的过敏性咳嗽,不能诊断哮喘的过敏性咳嗽也不少,我在问诊中发现的家庭内环境因素有:加湿器过度使用(整夜在孩子床边应用)、经常使用蚊香或其他空气清净剂、过度应用环境清洁剂(桌面、地面、空气)醋薰、巴氏消毒液、来苏液、成人抽烟等。抗生素或含片过度过度诱发正常菌丛紊乱所致也是原因。心因性和习惯性咳嗽者:家长在孩子面前过度关注、焦虑,向别人诉说,尤其是就诊时要求孩子咳嗽显示给医师听等。上述原因常混合存在。
经过综合治疗,避免环境和心理因素刺激,避免医源性因素和适当抗过敏治疗(区别IgE介导、T细胞介导和两者混合、交替机制),当然急性感染的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陈贤楠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儿童医院 感染病科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