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先天性胆道闭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0:58浏览: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的胆道梗阻,是新生儿期长时间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亦可仅累及肝内或肝外的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道闭锁常见,占85%~90%。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先天性胆道闭锁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学说,另一个是病毒感染学说。胆道先天性发育畸形大多为胆道闭锁,仅椎少数量狭窄改变。胆管闭锁所致梗阻性黄疸,可致肝细胞损害,肝因淤胆而显著肿大、变硬,呈暗绿或褐绿色,肝功能异常。若胆道梗阻不能及时解除,则可发展为胆汗性肝硬化,晚期为不可逆性改变。按闭锁部位可分为三型:①肝内型:占大多数,可为肝内大胆管,或肝内小胆管,或全部胆管闭锁;②肝外型:可发生在肝外胆管任何部位,但肝内胆管正常;③混合型:肝内外胆管全部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表现

①黄疸:梗阻性黄疸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突出表现。一般出生时并无黄疸,1~2周后出现,呈进行性加深。巩膜和皮肤由金黄变为绿褐或暗绿色,大便渐为陶土色,尿色随黄疸加深而呈浓茶样,尿布染黄。皮肤有瘙痒抓痕。2~3个月后可发生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

②营养及发育不良:初期患儿情况良好,营养发育正常,表现与黄疸深度不相符。随后一般情况逐渐恶化,至3~4个月时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等。

③肝脾肿大: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特点。出生时肝脏正常,随病情发展而呈进行性肿大,3个月左右即可发展为胆汗性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最终常因感染、出血、肝衰竭、肝昏迷,于出生1年内死亡。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

凡出生后1~2月出现持续性黄疸,陶土色大便,伴肝肿大者均应怀疑先天性胆道闭锁。下列各点有助于确诊:①黄疸超过3~4周仍呈进行性加重,对利胆药物治疗无效;对苯巴比妥和激素治疗试验无反应;血清胆红素呈持续上升;②十二指肠引流液内无胆汗;③B超检查显示肝外胆管和胆囊发育不良或缺如;④99mTC-EHIDA扫描肠内无核素显示。先天性胆道闭锁需与新生儿胆汗浓缩相鉴别,后者常见于新生儿肝炎、溶血病、药物(维生素K)和严重脱水等引起胆汗浓缩、排出不畅而致暂时性梗阻性黄疸。一般经1~2个月利胆或激素治疗后黄疸逐渐减轻至消退。B超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治疗: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方法,宜在出生后2个月内进行,此时尚未发生不可逆性肝损伤,若手术过晚,病儿已发生胆汗性肝硬化,则预后极差。据统计,黄疸消退率在出生后40天内手术者达90%,70天内手术者为50%;超过120天手术者低于30%。

1、手术方式选择:①尚有部分肝外胆管通畅,胆囊大小正常者,可用胆囊或肝外胆管与空肠行Roux-en-Y型吻合。②肝外胆管完全闭锁,肝内仍有胆管得可采用Kasai肝门空肠吻合术。③肝移植:适于肝内肝外胆道完全闭锁和施行Kasai手术后无效的病人。胆道闭锁是儿童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

2、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要充分,宜3~5天内完成。重点是改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控制感染和纠正出血倾向。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治水、电解技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及营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