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2 08:56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主要由于透析后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引起。
(二)发病机制
本病征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透析后引起电解质紊乱而诱发本病征的说法未得到证实。
Gililand等(1963)与Sitprija等(1964)从脑电图和颅内压变化以及动物实验等不同角度,对本病征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认为本病征是一个特殊的医源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液透析后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
1、肾衰症状无明显改善。多余毒物已排除,但临床症状并无相应的改善。
2、反跳现象。
人工肾透析后不久或48h后,原已减轻的症状再次出现,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神态混乱、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3、可见有病理反射阳性和颅内压增高。由于脑脊液中含量相对偏高,部分病例可出现脑水肿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可有血钾和尿素氮、肌酐已明显下降。
5、提高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对本病征治疗有一定效果。可作为治疗性试验。
早期血液透析是预防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1、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诱导透析,对初次透析的患者根据其耐受程度,进行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防止血浆渗透压急剧下降。
2、透析过程中提高警惕,透析后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