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婴幼儿外阴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4:38浏览:

【病因】

  一、病因

  多数由致病菌感染引起,主要为化脓菌,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

  少数外阴炎为阴道异物所引起。

  二、发病机理

  1、抵抗能力差

  (1)阴道环境改变:新生儿出生15天后,体内缺乏雌激素,阴道杆菌、阴道上皮维持低激素水平,外阴皮下脂肪少,局部营养状态差,抵抗力弱。

  (2)大阴唇末发育成熟,阴蒂、阴道前庭、尿道口均暴露于外,常易受损伤,容易被细菌侵入。

  2、外阴卫生不良:

  (1)不及时更换尿布,因大小便刺激引起皮肤感染。

  (2)穿开档裤时不注意卫生。

  3、阴道异物存在。

  外阴用肥皂水等清洁剂擦洗过度。

  内裤太紧或穿尼龙、人造纤维内裤。

  大便揩擦肛门不当,使大便污染外阴;

【症状】

  1、外阴疼痛、痒感、分泌物增多。

  外阴、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内裤上常有脓性干痂或稀水样的痕迹。

  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脱,局部有抓痕、出血等现象。

  出现尿痛、尿频、烧灼感。

  急性期后小阴唇粘连,较薄、透亮,留一小孔尿液从此处排出,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遮盖,尿流变细。

  2、因局部痛苦而啼哭不安。

【饮食保健】

  饮食禁忌:

  1、宜多吃的食物:

  (1)含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豆浆、蛋类、肉类等。

  (2)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苹果、梨、青菜、香蕉、草莓、油菜、白菜、香菇、紫菜、海带等。

  2.禁忌食物

  (1)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洋葱、胡椒、花椒、辣椒、芥菜、茴香等。

  (2)油炸、油腻的食物:如奶油、油条、黄油、巧克力等。

  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

  (3)发物:如鱼类、猪头肉、虾、蟹、鹅肉、鸡翅、鸡头、鸡爪等。

  会加重阴部的瘙痒和炎症。

【护理】

【治疗】

  1、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

  婴幼儿较少见: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合霉菌及滴虫的繁殖与生长。

  通过分泌物的涂片及培养进行鉴别。

  霉菌性外阴炎:镜下可见霉菌的菌丝分枝和芽胞。

  滴虫性外阴炎:镜下可找到活动的滴虫。

  2、幼女急性淋病:

  特点:

  局部疼痛、排尿困难,分泌物增多。

  前庭、尿道口、外阴部、肛周出现红肿破溃。

  分泌物涂片:

  可见典型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蛲虫性外阴炎:

  特点: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

  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检查:可见蛲虫。

【检查】

  一、体格检查

  两侧小阴唇粘连,较薄、透亮。留有小孔尿液,排出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遮盖。

  二、分泌物送检

  检查是否有滴虫、霉菌。

  必要时可作培养,明确致病菌。

【鉴别】

  1、霉菌或滴虫性外阴炎:

  婴幼儿较少见:阴道PH呈碱性,缺乏糖原,不适合霉菌及滴虫的繁殖与生长。

  通过分泌物的涂片及培养进行鉴别。

  霉菌性外阴炎:镜下可见霉菌的菌丝分枝和芽胞。

  滴虫性外阴炎:镜下可找到活动的滴虫。

  2、幼女急性淋病:

  特点:

  局部疼痛、排尿困难,分泌物增多。

  前庭、尿道口、外阴部、肛周出现红肿破溃。

  分泌物涂片:

  可见典型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3、蛲虫性外阴炎:

  特点:外阴及肛门处奇痒,分泌物量多,呈稀薄的黄脓性。

  粪便虫卵检查及肛门周围或外阴检查:可见蛲虫。

【并发症】

  有时可引起体温升高。

  出现尿痛、尿频、烧灼感。局部有抓痕、出血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