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舒尔曼病(脊椎骨骺骨软骨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1:16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至今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症状】

  1.后凸畸形 由于本病在青少年期开始,以致出现胸或胸腰段后凸。家人常认为是由不良姿势所引起,以致成为延误诊断和治疗的常见原因。此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胸背部疼痛,可因站立及激烈的体力活动而加重。生长停止后,本病亦停止发展,疼痛大多会自动消失。但当畸形严重时,患者亦可同时出现下腰部疼痛。

  2.腰椎前凸 除胸段后凸畸形外,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代偿性)腰椎前凸,对胸段而言,头颈亦相对向前突出。腰椎过度前凸实际上是患者对胸椎严重后凸弯曲代偿之故。

  3.其他症状

  (1)神经症状:严重后凸畸形可引起脊髓受压,严重者甚至可有下肢轻瘫。

  (2)腰痛:当病变波及腰椎时,患者常有下腰痛,常见于男性运动员和山区人群,表明本病的发展与恶化是反复创伤和激烈运动的结果。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1.病史 自幼年缓慢发病,以胸背部不适及疼痛为主。

  2.畸形 主要为圆背畸形,颈、腰段可向前隆凸。

  3.影像学所见 顶椎至少3个以上的楔形椎体,多可见Schmorl结节。

【饮食保健】

a

【护理】

  无相关资料。

【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随访观察、科普教育:对脊柱后凸小于50°的青少年需定期随访,包括X线摄片,直到骨骼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应予以相关科学知识教育,使家长及患儿了解本病,注意预防畸形及配合治疗。

  (2)功能锻炼:主要为单独的姿势训练,其对本病的矫正具有一定作用;姿势训练与支具治疗相结合可以使脊柱柔韧,矫正腰椎过度前凸,增强脊柱的伸肌。对后凸小于75°者,此种措施具有肯定的效果。

  (3)支具治疗: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前进行支具治疗亦可得到满意的疗效,即使对后凸已近80°者亦多有效。由于胸椎型Scheuermann病患者顶椎大多位于胸6~8处,可选用具有三点支撑的Milkwaukee支具,因其具有动力性三点矫正功能,可以增加胸椎的伸展幅度,使腰椎前凸变浅(图1)。胸、腰椎型Scheuermann病患者的顶椎大多在胸9或更低,可用改良的腋下胸-腰-骶矫正器。在支具治疗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进行姿势性伸展运动和腘绳肌的牵张运动。支具治疗至少应坚持至骨骼成熟后2年。在支具治疗的最后一年,仅需晚上配戴支具即可。虽然支具治疗后患者的畸形可得到明显矫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15%~30%的效果可能会丧失。

  

【检查】

  Scheuermann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

  1.楔形椎体 椎体呈楔形外观,且病段椎节后凸顶椎至少3个以上,相邻的楔形椎体形成的角度一般应超过5°。

  2.Schmorl结节 此是本病的另一影像学特征,脊椎终板呈不规则或扁平状,椎间隙狭窄,髓核可突入上下椎体软骨板内,且顶椎前后径增长。个别患者影像学改变仅限于顶椎,其上下椎体的变化甚为轻微;对此类病例应注意除外其他疾患。

  3.颈、腰段前凸 除了站立侧位片显示胸椎过度后凸畸形外,尚可同时发现腰椎的过度前凸和颈椎前凸加剧等异常。

  实际上,颈、腰椎的畸形改变并非结构性,而是对胸椎后凸的代偿性改变,与维持椎体在矢状面上的平衡相关。

【鉴别】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本病严重的后凸畸形可致肺功能障碍,脊髓受压,严重者甚至可有下肢轻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