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损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33浏览: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损伤

[概要]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时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隙而表浅的呼吸,不仅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害,还可引起其他多器官的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

   

[诊断要点]

1.新生儿窒息

(1)出生后1min内Apgar评分为国际上对新生儿窒息的一种通用的评判方法(表-3)。8-10分者基本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min评分≥8分,而数分钟降至7分以下亦属窒息。

表-3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体征

0分

1分

2分

皮肤颜色

心率(次/min)

弹足底或插管反应

肌张力

呼吸

青紫或苍白

无反应

松弛

 身体红、四肢青紫

<100

有些动作如皱眉

四肢略屈曲

慢、不规则

全身红

>100

哭、喷嚏

四肢活动

  正常、哭声响

(2)脐动脉血或胎儿头皮血PH值<7.00也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依据。

2.缺氧缺血性器官损害

(1)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患儿有严重的宫内窘迫或出生时重度窒息史,出生后12-24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即可诊断为HIE。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表-4)。

表-4 HIE的临床分度

项目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肌张力

原始反射

惊厥

中枢性呼吸衰竭

瞳孔改变

前囟张力

病程及预后

过度兴奋

正常

稍活跃

正常

兴奋症状在24h内最明显3d逐渐消失,预后好

嗜睡、迟钝

减低

减弱

通常伴有

无或轻度

无或缩小

正常或稍饱满

大多在一周末症状消失,10d后仍不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

昏迷

松软或肌张力增高

消失

多见或持续

    常有

   不对称、扩大或光反应消失

   饱满、紧张

   病死率高、多在1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

   (2)缺氧性颅内出血(脑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详见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损伤

    (3)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临床特征为呼吸急促、紫绀、心力衰竭、心音低钝、心率减慢、胸骨左下缘闻及三尖瓣返流性收缩期杂音。

    (4)缺氧缺血性肾脏损害  可表现为少尿、肾小管功能障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围产期缺氧缺血对其他器官系统的损害见表-5。

表-5 围产期窒息对各系统可能的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

代谢

消化道

血液

HIE、颅内出血、脑水肿

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肺出血、肺表面活性物质↓

肾小球滤过率和/或肾小管吸收功能↓、肾小管坏死、肾功能衰竭

三尖瓣闭锁不全、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抗利尿激素分泌↑

NEC、肝功能损害

血小板减少、DIC

    (6)缺氧缺血性损害的辅助检查

(一)HIE 

①颅脑超声:可见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脑水肿;脑室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

室外角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散在的或局限性高回声区,提示散在的或局部脑实质缺血性损害。②CT检查  表现为散在、局灶或弥漫性低密度影,白质与灰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变窄。③脑电图: 表现为节律紊乱、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爆发或持续性弥漫性慢活动;出现“爆发抑制”、“低电压”甚至“电静息”则为重度HIE。④听觉或视觉诱发电位亦能一定程度反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

(二)缺氧缺血后颅内出血(详见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性损伤)

(三)缺氧缺血后心肌损害

①心电图示广泛的T波异常和ST段压低。②胸部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充血,或类似“湿肺”样改变。③超声心动图示心脏结构正常,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三尖瓣返流和心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三)缺氧缺血性肾脏损害

 ①血、尿β微球蛋白升高。②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尿量<0.5-1ml/kg.h,血肌酐>88μmol/L或血尿素氮>15mmol/L。

 [治疗]

1.窒息时复苏  应遵循A、B、C、D、E原则。Airway:清除气道黏液;Breathing:建立呼吸;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Drug:酌情选用药物;Evaluation:评估和监护。

分娩后立即吸清口、咽、鼻内的黏液,然后给予面罩加压给氧。若无自主呼吸和/或心率<100次/min,立即气囊加压给氧。若15-30秒后仍无呼吸、心率无增快则气管插管加压给氧。若心率<80次/分,加作胸外按压120次/min,每按压3次加压呼吸1次。若30秒后仍然心率<80次/min,则需药物复苏。常用药物为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0.01~0.03mg/kg),iv或气管内推注,必要时5min重复1次。由于新生儿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因此不主张大剂量肾上腺素给药。有代谢性酸中毒者可在有效通气下给5%NaHCO32-3ml/kg或按公式计算[所需5%NaHCO3(ml)=-BE×体重(kg)×0.5],用时宜稀释。血容量不足者可输血浆或5%白蛋白5~10ml/kg。若母在分娩前用过麻醉药,新生儿出现呼吸抑制可用纳络酮0.1mg/kg,iv、im或气管内滴入,必要时可隔5min再用,但麻醉药或吸毒成瘾母亲的婴儿禁忌应用。

2.复苏后的处理

(1)原则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②维持组织最佳的灌流和避免血压的波动。③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70-120mg/dl)。④适当限制入液量(60ml/kg.d)和控制脑水肿。⑤及时控制惊厥。

(2)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稳定期的用药不宜过多,应根据指征选用苯巴比妥、甘露醇和碳酸氢钠。窒息患儿多有心功能障碍和心输出量降低,应用小~中剂量多巴胺(5-7μg/kg. min)既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又能改善肾脏、肠道和脑的灌流。其他治疗如激素、脑代谢激活剂、高压氧的应用目前有很多争议;钙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和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也还在探索之中;选择性头部亚低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已经肯定,有望不久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