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儿童肾病相关尿液检查部分项目及意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13浏览:

 一、尿标本:1.随机尿:随意1次尿,但易受运动、饮食、用药等各种因素影响;2.晨起中断尿:清晨起床后第次一次尿标本清洁中断尿;人处于晚间睡眠状态,尿倾向于浓缩和酸化,红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也避免饮食干扰,保证化学成分测定的准确性;3.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2h收集,此标本对病理性蛋白尿、尿胆原、糖尿的检出更为敏感;4.定时尿:以排空开始计算时间,将全时间各次尿及到时间后排空膀胱中的尿全部送检,可有3、12、24小时尿,用于尿中有形成分和一些化学成分的定量、尿量、尿比重的观察;5.特殊体位尿:怀疑直立性蛋白尿时,首先在清晨起床后(不可有任何活动)立即留第一次尿,然后取站位,双脚并拢,足跟离墙15cm,枕部、双肩靠墙,挺胸站立(保持脊柱前凸)15min,再立位等侯30~60min后留第二次尿。
二、如何正确收集尿常规标本

   1.盛器清洁、干燥;2.清洁外阴;3.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因光照、细菌生长、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改变和破坏,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镜检时,新鲜的标本才符合要求。

4.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5.12h、24h尿液留取:12小时尿一般是留晚7-晨7时的小便,到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后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尿为止。24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7时),将7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记录12小时或24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50-100ml)尿样本送检。6.女患者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7.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8.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9.防腐剂:甲苯或二甲苯:抑制细菌生长和维持酸性PH值,5-20ml/l。

四、尿常规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①红色尿:包括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尿呋啉。

血尿:镜下血尿≥3个/HP;肉眼血尿:≥1ml/l,多见于泌尿系感染、结核、肿瘤、结石以及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ITP、血友病等。

血红蛋白尿:离心后镜检时不见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强阳性。原因:血管内溶血,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5g/l,超过肝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游离血红蛋白便从肾小球滤出。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肾梗塞、肾实质区域内溶血。

肌红蛋白尿:类似血红蛋白尿;

呋啉尿:外观呈葡萄酒色,见于先天性呋啉代谢异常。

②深黄、褐色尿:外观深黄色、震荡后泡沫黄染,空气中久置后后为胆绿色,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服用特殊药物,如牛黄解毒丸、熊胆粉等。

③黑褐色:重症血尿、变性血红蛋白尿、酪氨酸病、酚中毒、黑尿酸症、黑色素瘤等。

④乳糜尿:见于寄生虫(班氏丝虫)或非寄生虫(结核、肿瘤、创伤、手术)原因引起淋巴循环受阻,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不能经正常淋巴道引流入血而逆流入肾淋巴管致使其破裂溢入尿中。

⑤脓尿、菌尿:尿中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等炎性渗出物或细菌所致,外观呈不同的黄白色混浊,脓尿放置后可见脓丝或白色絮状沉淀,菌尿则呈云雾状,静置后不沉淀。见于各种泌尿系感染。

⑥盐类结晶:排出时呈颗粒状浑浊,镜检有大量盐类结晶,常见的有:①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②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钟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③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时,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临床意义:尿酸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晶可见于正常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意义。但如经常大量地出现,并伴有镜下血尿,则应怀疑有结石的可能,对尿路结石性质的确诊也有提示作用(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得出是哪种结晶);胱氨酸结晶极少见于正常人,多见于胱氨酸尿,提示有胱氨酸病;出现亮氨酸、酪氨酸结晶,提示肝脏有自溶性变化,如急性黄色肝萎缩;磷酸镁胺结晶,主要见于尿路感染,特别是分解尿素的细菌感染及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尿酸结晶往往提示有尿酸结石或尿酸代谢紊乱的可能;磺胺结晶见于服用磺胺类药物的患者;草酸钙结晶见于高草酸尿症及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尿液中常有结晶容易诱发结石,故常有结晶尿者应多饮水,多吃蔬菜,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若尿液仍然呈白浊,可将其倒在玻璃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加加热,或用透明的玻璃瓶杯等放在炉子上烤一下,或滴入一点醋以酸化尿液,结晶体就会立即消失。另外,如尿液经常偏于酸性(PH<5.0)常出现酸性结晶尿,可服用小苏打纠正,每次0.5~1克,每天3次。如尿液经常偏碱(PH<7.0),常出现碱性结晶尿,可服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纠正,每次0.1~0.2克,每天3次。 2、气味:久置后尿液呈氨味,新排出尿即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糖尿病时烂苹果味;苯丙酮酸尿症有鼠尿味;等3、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4、酸碱度

    尿PH值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普通膳食条件下弱酸性(5.5-6.5),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蛋白质类食物使尿呈酸性,果蔬类使尿呈碱性;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苯丙酮酸尿症、黑尿酸症、低钾血症、痛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醛固酮增多症、高钾血症、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5、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6、管型

  管型形成条件:有蛋白尿存在;远曲肾小管有浓缩及酸化尿的能力;尿流缓慢;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透明管型:偶尔见到并不表示肾实质损害,见于一过性蛋白尿的疾病如发热、直立性蛋白尿、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病、恶性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时持续存在。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有出血,也可因肾小管坏死出血形成;白细胞管型见于肾脏有细菌性炎症或免疫性炎症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提示肾小管坏死。

   颗粒管型: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病、肾动脉硬化、肾小管损伤。

   腊样管型:提示局部肾单位有长期阻塞、少尿或或无尿存在,说明肾脏病变较重,预后较差。

   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期。

   宽大管型:亦称肾衰竭管型,示预后不良。

   粘液丝:见于正常尿液中,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炎症反应。

7、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儿童多为30-100mg/24h,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蛋白质分为三种:小分子蛋白:分子量<50KD,尿中含量极微,多为α1-MG,β2-MG等;中分子蛋白:50-90KD之间,多为白蛋白;大分子蛋白:>90KD,各类免疫球蛋白等。

生理性蛋白尿也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指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导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形成机制可能与肾血管痉挛或充血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当诱发因素消失,蛋白尿也消失,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小于0.5g/24h。体位性蛋白尿或直立性蛋白尿:是指直立体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蛋白尿,定性可达(2+至3+),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肾前多见于本周蛋白、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等;肾性多见于肾脏病,各种肾小球性蛋白尿(早期肾小球滤过膜小微孔孔径扩大,中等分子量的白蛋白为主;后期小微孔减少或消失,大微孔增大、增多,大分子量蛋白漏出)、肾小管性蛋(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重吸收功能减退,如α1-MG,β2-MG等)、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损伤较轻,以中分子蛋白为主,称为选择性蛋白尿,激素治疗效好;病变加重以大分子蛋白漏出,如各种免疫球蛋白,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组织性蛋白尿:正常人肾小管代谢和产生的蛋白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每日排出量约20mg,属小分子蛋白,也是疾病状态下形成管型和结石的核心,见于肾小管炎症和中毒。肾后性蛋白尿多为偶然性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炎症和出血,一般不伴有肾脏本身损害。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尿蛋白分为三类:轻度蛋白尿:小于0.5/24h,多见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非活动期,泌尿系感染、肾后性蛋白尿、发热性蛋白尿;中等量蛋白尿:介于0.5-2g/24h,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尙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间质性肾炎及药物中毒;重度蛋白尿:大于2g/24h,多见于肾病综合症。

蛋白定性受尿浓缩或稀释的影响,故以定量为准。

8、比重

  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新生儿:1.012左右;婴儿:1.002-1.005;儿童:1.001-1.035;14岁以上:晨尿1.015-1.025,随机尿1.003-0.030。1.010为等身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阴性。当血中糖浓度增高,超过肾糖阈,定性阳性。多见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血糖增高性糖尿:糖尿病性糖尿、甲亢、垂体性糖尿、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症等;②正常血糖性糖尿:由于近曲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能力下降,致使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糖尿,称为肾性糖尿;多见于范可尼综合征、胱氨酸尿症、Lowo综合症、Wilson病及糖原累积病Ⅰ型;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见于严重感染出现一过性糖尿,慢性肾盂肾炎、药物中毒、肾综等;③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静注大量葡萄糖、应激性糖尿;④遗传代谢性疾病。大量维生素C、黄连、黄柏、黄芩等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9、尿胆原

  正常为弱阳性。尿胆原为胆红素经肠肝循环,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后形成粪胆元后,又被重吸收入血,并从尿中排出。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现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呈假阴性。[

10、胆红素

  正常为阴性。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后产物,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小球虑过,而结合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由尿中排出,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虑过量极少,因此尿中检不出,若血中增加,则出现胆红素阳性。血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常用于黄疸病因鉴别,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梗阻性和肝细胞性黄疸。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摄人酚噻嗪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可出现假阴性。

11、亚硝酸盐:正常阴性。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2、酮体

正常为阴性。阳性,因各种原因导致体脂分解增加,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13、隐血

正常阴性。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当潜血和镜检不相符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①肾脏病患者终尿中红细胞由于各种因素变形裂解,有形成分不见;②尿中某些来自食物的不耐热酶也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导致假阳性;③肌红蛋白、大量维生素C可干扰;④有些型号试带过于敏感。潜血与镜检无绝对对应关系,但二者仍具有相关性。

14尿量:正常人1000-2000ml/24h,超过2500ml称为多尿。低于400ml/24h或者17ml/h称为少尿;低于100ml/24h称为无尿。

    14、尿量       正常小儿尿量

年龄  〈2天  3-10天 10天-2月 2-12月 1-3岁   3-5岁   5-8岁  8-14岁   〉14岁

24h尿量30-60 100-300 250-450 400-500 500-600 600-700 650-1000 800-1400 1000-1600

15、维生素C  当血中浓度低时,肾小管主动重吸收,升高时肾小管重吸收达极限,由尿中排出。降低见于维生素C摄入不足、坏血酸病;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维生素C检查临床意义不大,它干扰蛋白、葡萄糖、潜血、胆红素、亚硝酸盐的测定,阳性常提示试验受到干扰。

16.结晶:有形成结石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尿于肾盂、膀胱中储留时间长。

17.乳糜尿: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呈牛奶状。原因:胸导管阻塞、广泛的腹部淋巴道阻塞。多见于寄生虫病、腹膜结核、肿瘤等。

尿放免

蛋白尿选择性作为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反映肾小球滤过莫对血浆大分子蛋白能否滤过的能力。

尿微量蛋白是指尿中蛋白的排出量超过正常限值,但又未达到临床蛋白尿的中间阶段,是诊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白蛋白绝大部分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当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时,Alb在尿中排出增加;α1-MG是反映肾小管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β2-MG几乎全部通过肾小球滤过,然后约 99.9%被近曲小管重吸收,若尿中β2-MG排出增多,则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IgG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在肾小球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在尿液中出现,因此尿中IgG测定可以判断肾损害的严重程度。

尿ANG酶

NAG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的溶酶体中,是一种高分子量(14万)的水解酶,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中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当肾小管轻微损害时即能脱落释放入尿,在尿液中不易失活,且正常时尿NAG排出量相对恒定,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现被广泛用于临床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中。尿NAG、α1-MG二者同时测定既可反应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又可反映肾小管损伤程度,还能提高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检出率,为敏感反映肾小管损害的一对组合。尿NAG是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动态监测肾小管间质的变化、治疗效果评判以及判断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尿NAG酶可鉴别上下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