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治疗脑瘫必须坚持手术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6:35浏览:

  小儿脑性瘫痪本身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某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指小儿出生前后脑实质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失语、耳聋等一组综合征。由于未成熟脑组织的可塑性,随着小儿神经系统不断发育成熟,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断的完善,在早期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这就需要家长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及时掌握高危新生儿的异常征象,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脑瘫患儿?  

    首先,对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有病理性黄疸儿要进行密切的追踪观察。如发现生后3个月以内小儿易惊、啼哭不止、睡眠困难、吃奶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听到声音或在体位变换时出现拥抱样惊吓伴哭闹、自主活动减少、哭闹时头和身体向后打挺;4~5 个月时头仍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不伸手取物;6~8个月仍不会独坐等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去专门从事脑瘫治疗的医疗机构就诊,经小儿神经科医生检查,结合影像学特点,明确诊断。 

 

    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很重要

    很多脑瘫患儿的家长在孩子的病情被确诊后往往会步入两个误区:一是只是寄希望于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孩子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而忽略了康复训练;或是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没有配合相应的术后康复训练。二是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功能训练和采用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不做必要的手术治疗,而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其实,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来说,除了在适当的年龄阶段(3至8岁)接受手术治疗之外,术后也应配合相应的矫形手术(即针对患儿剪刀步、足内翻等畸形进行矫正性的治疗)。及康复训练,这样方能保证最满意的效果。

    目前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是最适合痉挛型脑瘫患者的术式之一。术中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另外,脑瘫患者的肌肉痉挛并非局限于单个肌肉,往往表现为多个肌肉或肌群痉挛,而该手术就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该术式也有其适应症,并非对所有痉挛型脑瘫患者合适,一般来说,符合以下六点的患者才是最合适的受术者。

    ①单纯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者;

    ②无明显固定挛缩畸形或仅有轻度畸形;

    ③术前脊柱四肢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能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⑤严重痉挛与僵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者;

    ⑥肌力在Ⅳ级以上者。

 

    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同样重要,应给予他们全面综合的康复治疗,包括: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和上肢作业疗法;促进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年长儿的特殊教育、文体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脑组织营养代谢和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减轻改善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中医按摩、水疗等。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必要的矫形器使用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改善。  

    概而言之,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脑瘫是无法通过一次性手术治愈的,即便接受了最适宜的手术治疗之后也应坚持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这样方能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为其顺利地重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