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脑瘫治疗需科学规范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6:32浏览:

  脑瘫是造成小儿残疾最常见、最令患儿及其家长痛心的病症之一,发病率相当高。据有关统计资料,在发达国家,大约平均为新生儿总数的2‰;我国脑瘫的发生率平均为1.5%~5‰,约有3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常见的脑瘫病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大类:1、产前因素: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致脑缺氧、风疹感染、毒物接触、放射性物质辐射、药物中毒、妊娠毒血症、胎盘或脐带异常、产前出血、血型不合、母亲受创伤、感染或多胎妊娠等;2、产中因素:分娩时胎儿缺氧、难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生后呼吸衰竭、早产儿及未成熟儿、产伤、低出生体重儿;3、产后因素:核黄疸、新生儿休克、颅脑损伤及癫痫发作、未成熟儿的呼吸道梗阻、肺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的脑缺氧;4、遗传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议。

    脑瘫的症状比较多,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新生儿时期往往有不明原因的哭叫,睡眠过多或过少,吸吮无力,咽下困难,易惊等。婴儿期症状逐渐明显,主要是不能按正常发育程序出现应有运动功能和智力行为能力。部分脑瘫患儿常有流口水、面容愚笨、智力低下、语言、听力、视力障碍等症状。总而言之,脑瘫患儿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伴有异常动作与姿势。如俯卧位时,正常儿童能用双臂支起上身,并抬起头,而脑瘫儿童则不能。用双手伸向仰卧的正常儿童时,他能举起双手并玩弄面对自己的手而仍保持平卧姿势。而双手伸向仰卧的脑瘫儿童时,他也举起双手,但却抓住面对自己的大人的两手紧抓不放,甚至可悬起上身呈特定姿势。用手去握持小儿单膝部时,脑瘫儿童将另一条腿去踢握持者的手,但正常儿童则无这一反应。双手扑打小儿的身旁,脑瘫儿童极易呈惊吓状态,四肢上举,发出惊叫,而正常儿童则无这一表现。正常儿童能展开四肢仰卧于床,而脑瘫儿童仰卧时则常屈起一条腿与一臂。总之,只要细心观察,脑瘫儿童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当脑瘫儿得到确诊之后,尽早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是决定他们日后行动能务与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脑瘫的治疗主要还是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另外还可以辅以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理疗、针灸、按摩、肢体锻炼、器械训练等。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术式也有多种,如:周围神经手术、矫形外科手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functionality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omy,FSPR)、中枢性核团选择性毁损术、脊神经后根毁损术和脊椎镜手术等。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安排方法是:康复—手术—再康复。目前,我们最常用且效果最佳人的术式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FSPR),对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取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证明,痉挛性脑瘫是因为大脑皮质中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失去了对脑干网状结构中抑制区的始动作用,使与抑制区相拮抗的界化区兴奋性增强,致使其所支配的肢体肌张力增高。在参与肢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神经后根中的Ia纤维起主要作用,是导致痉挛的“祸根”。FSPR手术就是密切结合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经过仪器测定,寻找出这类“祸根”,然后有选择地将其切断,彻底解除肢体的痉挛状态,降低过高的肌张力。FSPR就是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脑瘫患者的肌肉痉挛并非局限于单个肌肉,往往表现为多个肌肉或肌群痉挛,而该手术就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值得一提的,FSPR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而具体的手术部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另外,在手术前应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作出包括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方法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在实施FSPR后也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康复疗效。

    需要重视的一点是,术后的康复训练是疗效的保证,手术解除了肢体痉挛,目的是为日后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脑瘫治疗是多阶段的长期工作,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包括家长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支持才能更快达到有效地控制疾病症状、改善功能治疗脑瘫的目的。一般要求从术后三天起, 就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作双下肢的被动运动,鼓励作主动肌运动,关节活动,使患儿及家长认识到经手术后只是治疗的开始,手术后的训练才是提高及恢复其潜在功能的重要保证,术后的康复治疗应贯穿患者的一生,因而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庭的长期配合,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