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脑瘫针对性治疗效果好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6:26浏览: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引发的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其临床上表现为瘫痪、低智、抽搐、多动及视、听、语言等功能异常,类似于成人脑中风及其后遗症的症状。

 

      病因、类型、症状各异

      小儿脑瘫病因多种多样,通常致病因素分析为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三类:(1)出生前因素:主要是胎儿期的感染、出血、缺氧和发育畸形,以及母亲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腹部外伤和接触放射线等;(2)出生时因素:或由于羊水堵塞、胎粪吸入、脐带绕颈等所致的窒息,或由于难产产钳所致的产伤、颅内出血及缺氧,早产;(3)出生后因素:新生儿发生核黄疸、严重感染、外伤及脑缺氧等,也可以致脑性瘫痪,脑缺氧和脑出血在小儿脑瘫发病原因中是最主要的。在脑缺氧和脑出血中除去一些人为因素外,主要是与小儿体内元素代谢不平衡有关,发检结果与成人脑中风及其后遗症的发检结果有相似之处,也可以说与其母亲在妊娠期体内元素代谢不平衡有关,这是内因,也是根本原因。

      小儿脑瘫依据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或分为痉挛型、运动障碍型、共济失调和混合型四种:一、痉挛型:约占全部病人的75%,通常与其他型的症状混合出现,表现是中枢性脑瘫痪,在病理上涉及上部神经元,主要在锥体束。此类又分为痉挛性双侧瘫痪、痉挛性四肢瘫痪、痉挛性偏瘫、痉挛性截瘫、痉挛性三肢瘫痪及痉挛性单肢瘫痪。二、运动障碍型:为锥体外性瘫痪,约占全体病人的20%,出现无目的、不自主的动作,均为双侧性。新生儿时期发生黄疸后所得的后遗症大多属此型。往往伴有智能发育不全,有的还并发癫痫病。三、共济失调型:约占全部的1~2%,可单独出现,主要病变在小脑,步态不稳,快变轮换动作较差,指鼻试验易错,肌张力不全。四、混合型:同一个婴儿可表现上述1~2个型的症状。

 

      治疗方法应有针对性

      在治疗小儿脑瘫的过程中,应有一整套针对每个病人不同情况的详细术前临床评估,并选择合适术式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应强调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这是保证疗效、防止复发的关键。手术治疗能够解决其他治疗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但手术治疗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不是所有的脑瘫患者都能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的适应症越好,手术疗效也就越好。我们在多年的实际使用中发现,传统的脑瘫手术存在手术切除范围大、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容易导致患者肌肉无力及马蹄足加重等缺陷,于是开始在手术器械、手术思路及临床解剖学等方面试图改进,开创了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即FSPR)术。值得一提的是,FSPR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具体的手术部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更适用于痉挛性脑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