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痱子(热痱红色粟粒疹,热痱)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41浏览:

【病因】

  本病系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气温高、湿度大时,皮损增多,气候转凉,皮损逐渐消退。

【症状】

  1、红痱:

  (1)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尖顶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呈密集排列,但不融合。

  (2)多发于额、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

  (3)自觉有痒和灼热感。

  2、白痱:

  (1)皮损为非炎症性针头大小、半透明水泡,泡壁薄,轻擦易破。

  (2)好发于躯干部,尤其是胸部。

  (3)无自觉症状。

【饮食保健】

a

【护理】

  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1.室内要通风,尽量降低室温,保持凉爽及干燥,湿热的空气对痱子的消退不利。

  2.勤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禁用热水烫洗,凉水也不好,禁用带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要立即擦干。

  3.涂痱子粉或爽身粉。这类粉剂多含滑石粉及氧化锌,主要作用是吸汗、干燥、清凉等。

  4.得了痱子以后不要涂油膏,其使用后皮肤浸软,妨碍汗液蒸发。

  5.勤更内衣,穿着宽松单薄布料衣服,这样就可以避免痱子的发生。

【治疗】

  1 一般治疗: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小儿要勤洗澡,及时擦干汗及更换衣服;发热、卧床病人,勤翻身,经常洗擦皮肤。可进食清凉解暑药膳,如绿豆糖水、绿豆粥、清凉糖水等。 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2 可内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3 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如继发细菌感染,可用庆大霉素稀释后外用。

  4 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检查】

  根据在夏季或高温湿热或通凤不良的环境,头面部、躯干出现小丘疹或小丘疱疹,急性发作,无明显自觉症状,诊断一般不难,无需检查。

【鉴别】

  由于瘙痒而过

  须与夏令皮炎相鉴别,两者从分布、部位到皮损形成等方面均不同。

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并发症】

  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