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小儿腹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3-21 13:07浏览:

1:小儿腹泻的诊治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位于我国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二位,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与平时比),大便性质改变(不消化的稀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可伴有食欲低下、呕吐、发烧等。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
病毒性腹泻可由病毒引起,尤其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好发生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小儿因有母亲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临床可以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5~10次/日或更多,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呕吐。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腹泻轻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中毒因而危及生命。小儿出现腹泻时须查大便常规,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大便中常可
见到脂肪球,很少见到红白细胞,查末梢血象多在正常范围,临床常做的病原学诊断是大便的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于有脱水症状的病人要注重纠正水电解质的
紊乱,必要时应做血生化检查。轮状病毒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预后一般良好,但近年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受损,曾报道从病儿肺组织
、脑脊液、胸水、腹水中检出轮状病毒,我们在临床也常能看到心脏受累的病例。所以对小儿腹泻不能光看到腹泻已止就认为病好了,还要做其他相应检查。
怎样知道孩子发病的严峻程度?怎样简朴判定孩子的脱水程度呢?通常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
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脱水主要从孩子的前囟门、眼窝、皮肤弹性、眼泪、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轻度脱水:小儿前囟门稍塌,啼哭泪少,皮肤不像平时那样嫩滑,尿量比平时略少。
中度脱水:可表现精神不好,爱哭闹但眼泪很少眼窝和前囟门凹陷明显,皮肤和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小儿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上述症状更明显,精神萎靡,由于口渴,表现为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个小时以上未排尿,腹部
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明显松懈。此时若不去医院就会危及生命。
调制口服补液盐的误区
腹泻引起孩子脱水又未及上医院时,口服补液是争取时间、拯救孩子的方法之一。应告知家长仔细阅读说明书,在配制时切忌用滚热的开水,否则会影响其成分
而起化学变化。由于里面已有糖分,不要再加糖。要按照要求的量加水,不要过于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曾遇见一位家长,为孩子补液心切,将两袋补液盐倒入
500ml容量的茶杯中,使孩子出现肌张力增高、易激惹等表现,查血生化显示血钠已达到165mmol/L(正常在130~150mmol/L)。
补液量:轻度脱水时按50~60ml/kg,中度脱水按80~100ml/kg。累积丢失补液时间应在4~6小时。若经过补液脱水已纠正,但孩子仍有腹泻,则按照“拉多少
补多少的”原则补液,此时ORS(口服补液盐)的浓度可较前稍淡(如原为500ml水/袋,现可加到750ml水/袋)。配好的补液盐放置不能超过24小时,若已超过应弃去。
如何知道每次的大便含水量?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用一个有刻度的容器,放入一定容量的水(如30ml),将其倒在一个(块)干尿裤(布)上,观察渗入的程度
并以此为度,有条件的家庭可用秤来称尿布(尿裤)的重量从而估算大便的水分。大便无水分则停口服补液。
小儿腹泻有无传染性
大便中,病毒的数量最多,被污染的尿布、手、食具、玩具均可造成孩子之间的传播。腹泻期间的婴幼儿要给予足够的饮食以防备营养不良,可进食平时习惯的 食物,当然不要太油腻或难以消化。目前的研究认为,腹泻时禁食是有害的。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可给孩子熬些小米粥,熬得越烂越好。小米粥有补气温胃止泻之
功,还可加些胡萝卜泥,既能调味又能补充维生素A,以协助腹泻的治疗。
2:婴幼儿腹泻的家庭护理
婴幼儿患了腹泻,除应及时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十分重要,其方法主要有三:
第一,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第二,留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轻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第三,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四周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殊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
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
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
染或传染给其他人。
提示:
预防腹泻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喝生水,不乱吃小摊上出售的不洁食品,平时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以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并可增强病菌的抵挡力。对婴儿来说,要注意哺乳卫生,食具要消毒,最好天天煮沸消毒一次。食物要现吃现配,不可贪图方便而吃隔夜食物或冰箱食物。喂奶的母亲应保持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玩具的清洁,小儿玩具放入口中,或玩过以后将手放入口中,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感染机会,而这一感染机会又往往被年轻的父母们所忽略。
3:宝宝腹泻如何饮食:
宝宝患腹泻后胃肠功能减弱,此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喂养,将有助于机体复原。
脱脂奶:可用市售的脱脂奶粉和水配制,家庭也可自制。将鲜牛奶煮沸后冷却,等液面上出现一层奶皮,即用小匙将其除去,再煮沸冷却,除去奶皮,反复去
奶皮三次,即成全脱脂奶,可用于对脂肪消化不良的小儿。半脱脂奶即除去一层奶皮,适用于患一般腹泻的婴幼儿。
酸牛奶:鲜牛奶消毒后经乳酸杆菌发酵而成。酸牛奶的凝块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有杀菌作用,适用于常常腹泻的婴幼儿。
胡萝卜汤:将胡萝卜洗净切块煮烂,包于纱布中挤榨,去掉纤维,将挤出的泥状物加水放糖即成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
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适用于婴儿腹泻。
苹果泥:取新鲜苹果一只切开,用金属小勺轻轻刮取。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富有碱性,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对腹泻治疗有益。
焦米汤:先将米粉炒至焦黄,加水和适量糖煮沸成稀糊状。米粉遇水加热即成糊精,易于消化,而且米在炒制时表面部分炭化,具有吸附止泻作用。腹泻严重时可以选用。
浓缩鱼蛋白粉:鱼肉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蛋白质组成十分适合儿童的生理需要,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率为95%,而且鱼肉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矿物
质和人体生长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等,也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浓缩鱼蛋白粉含有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营养成份符合腹泻患者的要求,特殊是一
岁以下的婴儿,在腹泻时乳糖酸分泌不足,而鱼蛋白粉中不含乳糖,不会加重腹泻婴儿的糖代谢紊乱。此外,鱼蛋白粉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亦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因此,浓缩鱼蛋白粉对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更为适用。服用时取鱼蛋白粉5克,加少量食糖,用适量米汤或开水冲服。每日2次,一般服2-3天即见效。
山楂粥:适用于饮食不节引起的腹泻。表现为大便稀、带粘液,酸臭不化。方法是将山楂10-20克,大米30克、白糖5克,共煮成粥,一天分三次服下,可连
服3-5天。也可用焦山楂(将山楂去核炒成炭),研末,加适量白糖冲水服,每次3克,每日3次。可治腹泻和由此而产生的腹痛。尤其是夏季饮凉积食而造成的腹泻和由此产生的腹痛,吞服焦山楂有温化止泻之功,服用方便,效果良好。
米壳饮:取米壳10克,水煮,去渣,加冰糖或白糖适量,趁热服。此法可治各种腹泻和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