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3-09-06 09:20浏览:
次
日光角化病俗称老年角化病,为长期日光曝晒损伤皮肤引起的癌前期损害,易发生于中老年皮肤白皙者。损害开始为淡红色扁平小丘疹,表面有鳞屑及结痂,日久可有色素沉淀,表面干燥,角化显著。通常分布于面、耳、手背及前臂等经常受日晒的部位,一些病例可变成鳞状细胞癌。
治疗可用冷冻、电灼、微波或激光治疗,亦可外用5%5-FU霜或溶液,维甲酸类软膏。发现有恶变时应及早彻底切除。
表皮广泛性角化过度伴境界明显的角化不全,该处表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大而染深,可见核分裂,基底层细胞呈非典型芽状增生并伸向真皮上部;真皮呈明显的弹力纤维变性,并常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异常表皮与领近正常表皮相互交替存在、分界清楚为本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
1.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
2.发病与长期日晒有关,以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
3.皮损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角化过度性斑块,早期近正常肤色,以后渐呈暗褐色,周围轻度红晕,表面粗糙,覆粘着性鳞屑。
4.病变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约20%癌变。
5.组织病理:
①为癌前病变,可见细胞排列紊乱,少数细胞有异型性;
②分为三型:肥厚型、萎缩型及表皮内癌样型;
③真皮上部胶原嗜碱性变,稠密的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
脂溢性角化 为油脂性,褐至深褐色扁平丘疹,痂易被刮去,而日光性角化的皮损为表面粗糙的丘疹或斑丘疹,痂为粘着性,不易刮去。日光性角化症为癌前期病变,而脂溢性角化症极少发生癌变。
砷角化病 临床表现与日光角化病相似,但多发而严重,最常见于手掌和足跖,有长期服用或注射、长期接触五价砷的病史,可伴有砷剂引起的过度色素沉着。
热天出门,需要做好皮肤遮蔽和防晒工作,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1.减少日照尤其是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内,避免日晒尤为重要。
2.应用一些防晒剂对皮肤有较好保护作用,应慎重选用有效、稳定、作用持久不易被汗水冲洗、无毒、无刺激的防晒剂。
3.维甲酸类药物的外用,对于此病及皮肤老化均有很好的作用。
4.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未经治疗,约20%患者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但通常不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