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3-07-25 07:56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风湿、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胆囊炎、齿龈脓肿、结核等)、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青霉菌等)、昆虫叮咬(如壁虱)、立克次体、药物(如青霉素)、食物(如发霉的奶酪)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道功能障碍等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由某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支气管癌或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自身免疫。此外,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疾病(月经疹、甲状腺肿大、糖尿病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风湿性环状红斑常伴有活动性风湿症状。Still病的儿童患者出现环状红斑后,常提示已有心脏病变。
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的病因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超敏反应,如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药物(青霉素、抗疟药)、潜在的恶性疾病、食物(发霉的奶酪)、内分泌改变(月经周期)和胆石症。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系机体对肿瘤组织的一种过敏反应。本病罕见,病因不明。
单纯性回状红斑(erythema simplex gyratum)系变应性血管反应。
(二)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为风湿、慢性病灶真菌感染昆虫叮咬立克次体、药物食物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道功能障碍等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由某些恶性肿瘤所致的自身免疫。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一)治疗
单纯性回状红斑:治疗可给普鲁卡因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或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及抗组胺药物。
离心性环状红斑:试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醋氨苯砜(氨苯砜)、氯喹等,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制剂或温和的止痒剂.
匍行性回状红斑:治疗应详细检查寻找伴发肿瘤并进行治疗。一般肿瘤治愈后,皮损消失。可给抗组胺药物内服。
(二)预后
单纯性回状红斑,有时可拖延数月不愈。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se centrifugum) ,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除少数伴发癌肿者外,一般预后良好。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本病的病程及预后与伴发的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有关。
离心性环状红斑的组织病理,主要变化是血管周围有致密的套袖状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真皮中上层及表皮有轻度水肿,可见表皮轻度角化不全。
匍行性回状红斑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轻度局灶性海绵形成,表皮增生,空泡变性。真皮可见中性和酸性粒细胞浸润。
一旦明确病因,就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匍行性回状红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多伴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