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75%的不孕竟是因为它 有人因此月经紊乱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10-30 17:55浏览:

 1.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
 
对于忧心忡忡地拿着“多囊改变”B超检查单的患者,我不会马上做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毕竟,“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
 
但将这两个概念相互混淆,划上“=”,正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性认知误区。
 
其实,“多囊卵巢(PCO)”,是超声检查时对卵巢形态的一种描述,其诊断标准是: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或卵巢体积≥10ml。
 
而“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仅指卵巢发生了多囊性改变,还具备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
 
出现排卵障碍的人,常伴随有月经异常的表现:要么两三个月都不来月经,要么十天半个月来一次,更有甚者还面临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此外,也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几乎没有出血;
 
被高雄激素血症影响,一些人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变丑”的症状:脸上成“痘田”、唇上多毛似胡须、体毛变得旺盛;胰岛素抵抗,主要是代谢异常,体重不断上涨、越来越肥胖。
 
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
 
作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影响了多达5-10%的女性,可以发生在女性青春期至绝经前期的任何一个年龄段。
 
一些人通常是在青春期发病,但往往都是拖到育龄期因“不孕”来就诊时才被发现。
 
在青春期,影响月经周期的因素比较多,当出现月经紊乱的状况时,经常会误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而容易忽略了这个病。
 
等到婚后要孩子的时候,因迟迟不能如愿怀上宝宝,一检查才知道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了自己的不孕!
 
因排卵少、无排卵而导致不孕的患者中,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约占75%,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就像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一样,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是一种不能治愈或自愈的终身性疾病!
 
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特效”药可以一劳永逸地把多囊卵巢综合征完全治愈。
 
正因如此,除了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作为患者本人,更需要对它进行终生维护和管理!
 
2018年发布《PCOS中国诊疗指南》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尤其是对合并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且生活方式干预应在药物治疗之前和(或)伴随药物治疗时进行。
 
事实上,也确实只有加强自身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和积极的开展个体化管理,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才能更好地改善症状,达到预防远期并发症的目的!
 
4.常见误区
 
然而,因为对这个病的认识不够,一些人因担心不孕而忧虑过度,出现情绪障碍,背负起沉重的心理压力……
 
而另一些人恰恰相反,觉得暂时没有打算生孩子,庆幸于“大姨妈”不来还更省事,对于月经不调完全懒得治,一味往后拖,想等到要怀孕的时候再做治疗,认为吃点药后能受孕就没事了,导致治疗没有持续性,并对医嘱要求的自我健康管理无所谓,任由病情发展……
 
一旦到了育龄期,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就是她们将要面对的难题,因为之前没有认真地治疗过,机体内环境紊乱是不利于受孕的、胚胎移植后也难以着床,而即便是有幸成功怀孕,她们的自然流产率也比普通人要高。
 
尤其是如果只单纯的进行促排卵药物治疗,却没有解决内分泌失调问题,胚胎将暴露在子宫内雄激素过多的环境中,这对胎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小宝贝出生时可能要在重症监护室花费更多的时间,女孩子成年以后也非常容易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据统计,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怀孕以后,她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达40%~50%,妊高症也达到5%。同时,新生儿并发症和死胎率也较正常女性升高!
 
其后,随着病程的延长,她们还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有人由于长时间不排卵、稀发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处于雌激素作用下的复杂性增生状态,而发展到子宫内膜癌,治疗起来更费周折!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女性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排卵障碍所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即使没有生育要求,也还是需要治疗的。
 
对于准备怀孕的多囊患者来说,一定要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前期的综合治疗,而不是简单的促排卵,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正式促排卵之前的体重管理、内分泌调节治疗等综合管理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