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云南中医
发布时间:2020-05-21 07:20浏览:
次
民间秋分的传统节气食——秋汤。
到野外搜寻秋菜,然后跟鱼一起炖,炖出来的汤就是秋汤。
秋菜是什么?就是野苋菜。野苋菜真的是太常见了,现在野外的苋菜已经长得老老的,很多人已经不吃了,殊不知,老苋菜可以清热解毒哦~
【材料】
鲫鱼一条,生姜3-5片,老陈皮1/3个,野苋菜、或普通苋菜一把(根、叶、花都可以用)。
【做法】
1、鲫鱼、苋菜清洗干净。炒锅放油鲫鱼两面煎微黄,转入砂锅中加开水滚开,加苋菜根、陈皮、姜片小火煲约30分钟。
2、苋菜叶最后15分钟放,汤色浓白时关火,加少量盐调味。
“鲫鱼补虚,诸无所忌。”鲫鱼汤养血、补阴津效果是很快的。
而且鲫鱼健脾利湿,野苋菜清热利湿,陈皮祛寒湿,所以这个汤相当于是给身体清废水,补好水。
“女子三日不断藕”之:莲藕
莲藕是荷花的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事实上莲藕也的确很灵气。
莲藕生吃:清热凉血、散瘀,滋阴养津,秋天感到燥热的人喝一碗生榨藕汁就好了。
莲藕熟吃:功效又不同,益心脾,养血,补五脏之阴。莲藕是清补,不上火,特别适合容易疲惫,虚不纳补的人。吃起来毫无禁忌的,该清的清,该补的补。
孕期养血、经期、产后清淤,都可以常吃莲藕,“女子三日不断藕”,是民间古老的饮食之道。
青皮甘蔗:天生复脉饮
青皮的甘蔗,很适合温燥的秋天。
因为皮青的甘蔗汁,是“天生复脉饮”。能生津解热、润燥止咳、清凉生津。
元气特别不足、特别是气虚时,容易心悸,心慌,脉软弱无力。复脉就是通过调补元气,来让脉气充足。
燥秋燥起来时,有种喝水不能解的烦躁,此时来杯鲜榨的甘蔗汁,就很爽心,所以秋燥皮肤干、毛发干、大便干的人可以常吃。
用纯甘蔗熬的红糖不是能直接补血,它是能像甘蔗汁一样迅速补充阴液、调补元气、滋阴复脉。而血是最大的阴液,所以人才会感觉是补了血。
肺之果——柿子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
柿子吸起来软软滑滑,止渴、祛烦,清热,特别让人满足。
然而柿子性寒,是阴性水果,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常吃。可以常吃的是柿饼。
“治面生黑点;天天吃干柿。”这是咱们民间对付脸上长黑斑的土方法,润肺的东西都会养皮肤。日本女性也常把柿子作为美容水果。每天吃3个左右的柿饼,对预防减少黄褐斑很有效。
怕柿子寒凉的朋友,可以蒸柿饼吃,或者煮柿饼茶(把柿饼切碎,加水煮成汁后小口小口地喝,能解心烦气乱)。
最易得的解秋燥的水果——梨
梨是手边最容易找到的解秋燥的水果。
梨能濡养肺胃之阴,则津液之源不断,又兼顾滋养了肝肾之阴。
咽干、鼻燥等秋燥症,或者多食辛辣之后的燥热,都可以用梨子来解。
脾胃虚寒的人吃梨子最好吃煮熟的,皮肤干、痒,吃梨子留梨皮。
地下雪梨,江南人参——荸荠
荸荠凉血解毒、利尿通便,能清肺热,又生津润肺、化湿祛痰。
如果孩子发烧中,或发烧好了之后,是需要吃点补充阴液的食物,荸荠汁就可以。
中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在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季节,可以煮荸荠水来喝预防。
但梨、荸荠都性寒,脾胃虚寒的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