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饮食与养生 > 文章内容

春季,小心河豚鱼中毒

作者:育苗通发布时间:2019-04-22 21:08浏览:

 每年春季2-5月是河豚鱼生殖产卵期,也是河豚鱼中毒高发季,此时河豚鱼毒性最强。河豚鱼虽鲜美,但不会吃足以要人性命哦!这是为什么呢?
 
河豚鱼是什么样子的鱼?
 
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是无鳞鱼的一种。海水、淡水中均能生存。我国沿海及长江下游为主要产区,是我国沿海、江河常见可捕获的鱼类。有诗云河豚“立春出江中,盛于二月”,传闻其肉质鲜美至极,有古谚语: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
 
河豚鱼体内毒素有多毒?
 
《本草纲目》记载:“河豚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河豚鱼体内含有的剧毒成分为河豚毒素,其毒性是氰化物毒性的1000倍,毒性稳定,即使经过蒸煮、盐腌、暴晒等处理仍不易被破坏。
 
致命毒素隐藏何处?
 
河豚毒素主要分布在鱼体内脏,河豚鱼的卵巢、肝脏、肾脏、睾丸、皮肤、血液及眼球等部位均含有毒素。其中以卵巢毒性最强,肝脏次之。新鲜鱼肉一般不含毒素。但如果河豚鱼死后,内脏的毒素可溶在体液中,可以渗入肌肉哦!即使是鲜活鱼体,若处理不当,内脏中的毒素也会渗入肌肉内。
 
中毒的症状是怎样的?
 
河豚鱼中毒起病急、病死率高,患者一般在食用后10分钟-3小时出现中毒症状,首先出现口唇、舌尖、面颊发麻,肢体乏力,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眼睑下垂、抬手困难、步态蹒跚、声嘶、语言不清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昏迷。最后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很可怕哦!
 
如何预防河豚鱼中毒?
 
目前没有特效解毒剂,预防误食、及时抢救是目前预防中毒的主要方法。
 
识别河豚鱼外形,以防误食。河豚鱼体呈圆筒形,有气囊,遇到危险时会吸气膨胀,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身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如果碰到疑似的鱼种,务必拣出。一旦误食,极易发生中毒。
 
不在陌生环境食用。如出国旅游,即使在某些允许加工、出售河豚鱼的国家,也尽量不要购买或食用河豚鱼。
 
不小心误食了河豚鱼,要立即就诊。虽然目前对于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的药物,医生会用催吐洗胃、导泻的方法帮助排除河豚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