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进补宜缓
文章开头提及的陈女士,最初就诊时,由于化疗刚刚结束,身体情况很差,亲戚朋友送了许多“补品”,如人参、虫草、铁皮石斛等,平日也常有好友送她鳖、鳗之类的食物,希望她早日康复。当时,我劝她暂缓使用补性太重的药品和食品,而是选用平淡和缓的中药慢慢调理。她听从了建议,在术后的第一个治疗周期里,我们用了清补气血的药物,她的身体状态慢慢开始恢复。
中医常言:虚不受补。肿瘤术后,体质太虚时,一味选择重用补品,不管是药物还是是食物,很容易出现补气药“气有余便是火”或是补血药“滋腻碍胃”的现象。因此,肿瘤术后,不能仅仅看到其体质虚弱的一面,更要考虑患者接纳补药的能力。
二是过补助邪
肿瘤在中医的眼中,往往是“虚、痰、浊、瘀”的复合体,将人体经脉比之江河湖海,正常人的气血经脉,就如自然界水清河晏的生态系统,肿瘤就像防碍水流的淤泥沙石或是数量过多的死鱼烂虾。
许多患者及家属单纯认为,肿瘤患者“身体虚,抵抗力差”,过于强调进补,人参、虫草、燕窝都会成为他们进补的选择,但事实上,如果河道未经疏通,一味放养鱼虾,反而会引起河道的进一步的阻塞,不仅不能抗肿瘤,反而助长了肿瘤的气焰。因此,肿瘤患者,单纯选择进补,并不可取,而是需要考虑到其“虚实兼夹”的体质。就像河道清淤,使用水泵“疏通”太过,会殃及池鱼。放养鱼虾“进补”太甚,池鱼缺氧,阻塞河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疏通”的基础上“进补”,在“进补”的条件下“疏通”。
三是攻守有道
许多肿瘤患者,为了图方便,往往会采取一张方子吃到底,或是一味补药用到底的方法,但事实上,肿瘤术后调养,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采取攻守疏补的战略调整,在术后初期,宜休生养息,缓补气血。等待气血渐和之时,可酌情采用攻邪之药,以患者耐受为度。比如前文的陈女士,在体质渐渐恢复之后,我们在处方中逐步加用了一些抗肿瘤的中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许多患者听信民间偏方,自行采用一些有毒药物自行治疗,例如斑蝥、蟾蜍、生半夏等,虽也有一些基础体质较为强壮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道听途说的“攻邪”偏方,纯攻不补的方法,往往会加重气血的亏损,并不适宜。
四是疏通有方
刚刚提及肿瘤病人需要疏通气血,采用中药调理自然是一个方面,同时,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丝瓜、蔬菜、海蜇等通络化痰的食物,也有很好的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肿瘤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医认为“身心不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畅通气血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采用八段锦、太极拳等方法,通过形体的运动,达到调和气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