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6-28 19:47浏览:
次
有条件可做实验室检查。血浆游离核内素、FAD、FMN和白细胞游离核黄素均较恒定,无诊断价值。红细胞核黄素含量的变化和膳食摄取量有密切相关,但测定较复杂,故少采用。一般多测定尿中排出量,作为诊断依据。
收集尿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24h尿样能较准确的查明每天经肾排出的核黄素量,是比较好的评价方法,但该法难以做到,收集的尿样也不易完整。为方便起见,可收集空腹1h尿,同样可以反映机体营养状况。据侯祥川报道,我国正常人平均每日核黄素排出量为147.5~186.1g。空腹一小时尿核黄素排出标准,可按24小时尿折算。另一法是收集任意尿样,用每克肌酐表示尿中核黄素排出量,此法可以纠正受试者体重差异的影响,而且简便易行,现场工作多采用。负荷试验是反映体内维生素饱和程度的方法,测定一次给予大剂量核黄素后的排出量。由于给药的方法、剂量和收尿的时间不同,负荷试验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口服核黄素5mg后,收集4小时尿样,则定其排出量。
近年来,Glatyle和Bamji等研究一项新的评价方法,即用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rythrocyte glutathion reductase)(EGR)的活性系数(activity coefficient)(AC),简称EGR的AC值,来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EGR是一个以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核黄素缺乏时酶活性降低,如在体外把FAD加入含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红细胞溶血液中,则酶活性可增强。增强后与原有活性之比值称为EGR的AC值。机体缺乏核黄素时AC值增高,补充核黄素后即下降。凡AC值大于1.20者,即认为核黄素营养不良。顾景范曾对该法进行了动物及人体试验,肯定了该法灵敏、准确、简便、能反应核黄素代谢状况等优点,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适用于基层单位。
核黄素状态的评价标准
缺乏 | 不足 | 正常 | 充裕 | 测定者 | |
μg·24h尿-1 | <100 | 100~199 | 200~399 | >400 | 王成发 |
μg·24h尿-1 | <40 | 40~119 | 120~400 | >400 | Sauberlich |
μg·g肌酐-1 | <27 | 27~79 | 80~170 | >270 | Sauberlich |
μg·4g负荷尿-1 | <400 | 400~799 | 800~1300 | >1300 | 陈学存 |
(口服VB25mg) | <500 | 王成发 | |||
100mlRBC-1 | <10 | 10~14.9 | ≥15 | >1300 | Sauberlich |
EGR的AC值 | >1.4 | 1.2~1.4 | <1.2 | — | Sauberli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