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列表
  • 烦热2023-09-15 08:10:29

    烦热是指凡发热同时又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多由於里热过盛,气阴受伤所致。 平素身体康强,所禀元阳独旺,是以能享高年。至八旬后阴分浸衰,阳分偏盛,胸间恒觉烦热,延医服药多用滋阴之品始愈。迨至年过九旬,阴愈衰而阳愈亢,仲春阳气发生烦热,...

  • 恶食酸物2023-09-15 08:03:56

    恶食酸物指患者恶食酸味食物,食后则返酸、烧心,这样是一种心理性的问题,也是和消化不好有关,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均可引起此症状。由于患者平素胃酸分泌偏多,进食酸味食物后胃中PH值更低,导致患者不适。平时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酸性食物避免返...

  • 恶寒2023-09-13 10:33:09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为感觉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缓解,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 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

  • 呃逆的鉴别诊断2023-09-13 10:28:00

    一、中枢性呃逆 1、神经性呃逆诊断要点 ①多见于颅内疾患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一般有明确的原病病史。 ②临床上可有肢体活动受限,可引出病理反射。 ③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 ④脑电图、CT、Ntl或脑血管造影常可明确诊断。 2、中毒性呃逆诊...

  • 呃逆2023-09-13 10:22:04

    呃逆 即 打嗝 ,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过快、突然吞气或腹内压骤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某些疾病的晚期出现顽固...

  • 盗汗的中医治疗2023-09-13 10:17:52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 代脉2023-09-13 10:10:58

    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且间歇时间较长的脉象。代脉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即止有定数,如每跳五次停一次;或每跳三次停一次,甚至有每跳二次停一次的。 代脉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打损伤。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致使脉气不能衔接而...

  • 促脉2023-09-13 10:04:56

    脉象的一种。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而兼有气滞、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等。 促脉 须与近似 脉数 脉相区别。促脉脉来急促有间歇,而 数脉 频率快无间歇。促脉与 结脉 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促脉常同洪、实、细、弱、...

  • 潮红潮热2023-09-13 09:58:49

    正处于更年期,并且时常出现 潮红潮热 、出汗,这便是 更年期综合征 中最常见并且最典型的症状。患者时时感到自胸部向颈项及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同时上述部位皮肤有弥散性或片状发红,并往往伴有出汗,出汗后热由皮肤蒸发而散出后,又有 畏寒 感。有时单有...

  • 潮汗2023-09-13 09:52:25

    潮汗 指汗腺分泌汗液。多由先天性遗传性、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等因素引起,常见于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 无汗症 、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 干燥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汗症、盗汗症等疾...

  • 首页
  • 上一页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页
  • 末页
  • 4284273